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缕曲.戊寅上巳,寂坐空斋,枨触旧游,叠去年社园修禊韵,赋此志慨》
《金缕曲.戊寅上巳,寂坐空斋,枨触旧游,叠去年社园修禊韵,赋此志慨》全文
清 / 夏孙桐   形式: 词

还号长安客。闭荒斋、药炉茗碗,换将吟席。

三月余寒犹不减,满眼新芜送碧。

恼人是、无情春色。

那管世间兴亡事,但莺花、依例留陈迹。

徒令我,叹非昔。年时祓禊欢场历。

趁嘉辰、琴尊胜赏,慰人衰白。

劫后园林今寥落,每向花前太息。

漫寻遍、烟郊尘陌。

一掬香兰愁波洗,旧繁华、堕影成追忆。

吟思黯,曲江侧。

(0)
鉴赏

这首《金缕曲》是夏孙桐在清末民初时期的作品,描绘了作者在寂静的空斋中回忆往昔游历,特别是对去年社园修禊活动的怀念与感慨。诗中充满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深深感叹。

首句“还号长安客”,点明作者的身份和处境,仿佛是在异乡漂泊的游子,以长安为喻,暗含对过往繁华生活的怀念。接下来,“闭荒斋、药炉茗碗,换将吟席”几句,描绘了作者在简陋的居所中,以药炉茗碗为伴,以吟诵诗文为乐的生活状态,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与寂寞。

“三月余寒犹不减,满眼新芜送碧”两句,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既表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也隐喻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流转。“恼人是、无情春色”,表达了作者对春色虽美却无法留住的无奈和伤感。

“那管世间兴亡事,但莺花、依例留陈迹”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无奈之情,表明作者对世事沧桑、人事变迁的淡漠态度,只愿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让莺歌燕舞成为唯一不变的记忆。

“徒令我,叹非昔”直接抒发了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感慨,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失落和哀愁。

“年时祓禊欢场历”一句提到了古代的一种习俗——祓禊,即春季在水边举行的祭祀仪式,这里借以表达对过去欢乐时光的追忆。接下来,“趁嘉辰、琴尊胜赏,慰人衰白”几句,描述了作者在佳节之际,通过弹琴饮酒来慰藉自己日渐衰老的身体和心灵,体现了他在逆境中的自我安慰。

“劫后园林今寥落,每向花前太息”两句,将笔触转向现实,描绘了战乱之后,曾经繁华的园林如今荒凉破败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给社会带来的破坏的深切忧虑和哀痛。

“漫寻遍、烟郊尘陌”一句,写出了作者在寻找过去的痕迹时的迷茫和无力感,而“旧繁华、堕影成追忆”则直接点明了对往昔繁华不再的感慨。

最后,“吟思黯,曲江侧”两句,以景结情,将思绪引向了曲江畔,一个充满历史韵味的地方,暗示了作者内心深处对历史的沉思和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个人经历和历史变迁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命、时间、记忆以及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夏孙桐
朝代:清

宇闰枝,晚号闰庵。出身书香世家。光绪壬午举人,壬辰进士,翰林院编修。戊戌、癸卯两充会试同考官,庚子、辛丑简任四川、广东乡试副主考。丁末,出任浙江湖州知府。民国初,夏应聘入都,纂修清史稿。徐世昌辑清儒学案、晚晴簃诗汇,夏孙桐曾主其事。夏是近代著名词人,著有悔龛词。诗作有观所尚斋诗存。享年八十五岁(一八五七—一九四二)。
猜你喜欢

赠百岁翁游慕榕·其三

谁言大药有仙传,试就兹翁问大年。

道是年年随日过,饥时吃饭倦时眠。

(0)

伍有开著园丁以小艇载木芙蓉数株惠植小园·其一

凿池半亩小通潮,隔岸秋光不可招。

谁采芙蓉荡双桨,移栽红艳未辞遥。

(0)

上元夕过赣寓城外清江寺漫兴八首·其八

露卧绳床伴月孤,觉来身似在冰壶。

仆夫喜报天将晓,又挈行装问去途。

(0)

西樵山中杂咏·其五

四时生计堪娱老,几代居人不下山。

今日纵堪吾共隐,悔留名姓在人间。

(0)

罗浮杂咏十绝·其八

晓起山堂雨过时,羽人有约复来期。

出门笑问采樵者,昨夜松苓长几枝。

(0)

赋得我爱夏日长·其一

心閒宜永昼,境寂有凉飔。

共是光阴好,惟应静者知。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