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多景楼》
《多景楼》全文
宋 / 张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假日此登临,凄凉北望心。

戍烽孤障杳,塔影一江深。

黠虏投鞭想,将军誓楫吟。

所嗟人事异,天险古犹今。

(0)
翻译
在假日里我来此登高眺望,心中充满凄凉,向北方望去。
边防的烽火台孤独地耸立,远方的障碍物消失在视线之外,塔影倒映在深深的江水中。
想起狡猾的敌人曾经挥鞭南侵,英勇的将军誓言以舟楫抗敌的场景历历在目。
令人叹息的是,人事变迁,但天然的险阻自古至今依然存在。
注释
假日:节日或闲暇时光。
凄凉:感到悲伤和寂寞。
北望:向北看。
戍烽:边防烽火。
孤障:孤立的防御工事。
杳:遥远,看不见。
塔影:塔的倒影。
一江深:江水深邃。
黠虏:狡猾的敌人。
投鞭:比喻敌人数量众多,如投掷马鞭般密集。
誓楫:发誓以舟楫抗敌,表示决心。
人事异:人事变迁,指世事变化。
天险:天然的险要之地。
古犹今:自古至今。
鉴赏

此诗描绘了作者登临高处,对北方故土的凄凉之感和深切之思。首句"假日此登临,凄凉北望心"表达了作者在特定的日子里登上高楼,心中充满对北方故土的凄凉情怀。诗人通过这种环境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接下来的两句"戍烽孤障杳,塔影一江深"则具体描绘了边塞之景。"戍烽"指的是军事上用于传递信息的烽火台,这里用来形容边疆的荒凉和警觉;"孤障"可能是指边塞的城垣,"杳"则表明其孤独与遥远。而"塔影一江深"则是一幅边塞之景的画面,塔影投射在江中,显示出边疆之地的宁静而又深邃。

第三句"黠虏投鞭想"中的"黠虏"通常用来形容辽远民族或是外族,"投鞭"则有放下武器的含义,这里可能是在表达边塞之地曾经的战乱与和平的转变。而"将军誓楫吟"则是说将领在船头发誓,表明对抗敌、保家卫国的决心。

最后两句"所嗟人事异,天险古犹今"则是一个总结。"所嗟"表示叹息,"人事异"指的是人间世事的无常与变迁;而"天险古犹今"则是说边塞之地的险峻自古至今未变,这里的"天险"可能指的是自然环境,也可能是比喻边疆的战略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于北方故土深厚的情感,以及对于边塞之地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张蕴
朝代:宋

猜你喜欢

明月吹箫引.归舟忆梦图,和草窗韵

冷侵珠箔雨萧萧。趁轻潮。荡兰桡。

隔岸青楼,连夜肆笙箫。

欲去徘徊无限思,风信急,似杨花,带泪飘。

香残梦残魂半消。尽山中,丛桂招。

何如共守章台畔,眉样亲描。

密语申请,欢度几良宵。

此愿告天天不许,篷背湿,数归程,第四桥。

(0)

万年欢.和梅溪春思

老厌寻春,乍开帘、絮飞惊似春雪。

向晚行沽村市,酒颜朱发。

醉想当年艳侣,镜里扫、蛾眉奇绝。

丹青便、画出崔徽,尽输柔靥丰骨。罗衣旧香渐歇。

怕弦中怨语,犹道轻别。剪破同心,留赠更有何物。

游女郊原趁步,恨不见、芳尘生袜。

佳期盼、几夕团圞,半钩才吐新月。

(0)

酒泉子.题张子靖扇头墨梅

梅蕊破春。斜影画屏风上。月熹微,烟荡漾。最愁人。

惜花应是感芳辰。移向扇中描得。碾金泥,匀黛墨。

写真真。

(0)

忆秦娥.七夕

生微凉。纤云不掩银河光。银河光。

乘槎飞渡,休叹无梁。千秋牛女恩情长。

人天有愿终须偿。终须偿。天孙自嫁,云锦为裳。

(0)

点绛唇

花外层阴,夜来尽化高唐雨。楚腰翾举。

轻似枝头絮。一呷琼浆,后会知何处。空延伫。

助人悽苦。楼上三通鼓。

(0)

锦园春.元夕雨止,仍不见月

素娥初沐。仍风鬟乱裹,未忺妆束。

却恨开筵,费今宵镫烛。霓裳舞曲。

忍孤负、众仙芳躅。绣枕新啼,银屏旧影,西楼人独。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