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湖田雨望》
《湖田雨望》全文
清 / 言朝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细雨溟蒙一望间,水村如画傍湖山。

烟笼远树浮青盖,云拥高峰湿翠鬟。

归寺僧穿双屐去,扶犁农着短蓑还。

偶耕招隐人何处,泥滑声中鸟语间。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江南雨天湖畔的宁静画卷。首句“细雨溟蒙一望间”,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雨丝轻柔、弥漫于视野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悠远的氛围。接着,“水村如画傍湖山”一句,将视线引向了远处,水边的小村落仿佛一幅精美的画卷,与周围的山水相映成趣,展现出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美好画面。

“烟笼远树浮青盖,云拥高峰湿翠鬟”两句,进一步渲染了雨中的景致。远处的树木被薄雾笼罩,仿佛披上了一层青色的纱幔;而高耸的山峰则在云雾的环绕下,显得更加苍翠欲滴,宛如女子的秀发被雨水浸湿,散发出独特的魅力。这两句通过细腻的色彩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雨后山林的清新与生机。

“归寺僧穿双屐去,扶犁农着短蓑还”描绘了人物活动的场景。僧人穿着木屐,踏着湿润的道路返回寺庙,农夫则身着短蓑,扛着农具归来,各自忙碌而平静的生活状态,为这幅画面增添了人间烟火的气息。这两句通过对比僧人与农夫的不同形象,体现了不同职业者在雨天中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平凡生活的赞美。

最后一句“偶耕招隐人何处,泥滑声中鸟语间”则引出了一个思考的空间。偶耕者,或许是在雨中偶然耕作的人,他们身处何方?在泥泞的道路上,鸟儿的鸣叫声与行人的脚步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种独特的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和谐交响曲。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偶耕者的关注,也暗示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湖田雨望》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江南雨天湖畔的独特风光和人文气息,既富有视觉美感,又蕴含深邃的哲理思考,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言朝标
朝代:清

猜你喜欢

过云栖憩竹林下令人斸笋斸兰

寻春二月幸云栖,满目天光入品题。

密林布荫樵渔乐,幽柏成行蕙芷齐。

浴手临泉开箨笋,傍岩倚石选蓬藜。

馀杭风景西湖胜,未若山中待竹迷。

(0)

咏盆中松竹梅各一首·其一松

岁寒坚后雕,秀萼山林性。

移根黼座傍,可托青松柄。

(0)

夜闻雷雨大作晓赋志喜

秋成望泽意悬悬,驻辇山庄已数天。

雷送溪声连夜雨,炉凝香霭润鸾笺。

开襟漏报残钟曙,破梦茶敲活火煎。

半百无文惟自乐,顿教心地作清涟。

(0)

过独石口

关名独石插遥天,路绕青冥绝嶂悬。

翠壁千寻标九塞,黄云万叠护三边。

霓旌晓度长城月,毳帐春回大漠烟。

总为民生勤战伐,不辞筹画在中权。

(0)

夏日幸潞河杂诗三首·其二

曾记当年幸潞河,翠旌熠爚映微波。

临流士女争瞻望,不禁扁舟唱棹歌。

(0)

过桃花岭至玉泉寺

度岭穿云路始平,停镳聊憩小池清。

游鱼自有悠然意,岂识乾坤造物宏。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