糁径落红无数。满目柳烟飞絮。
风雨几曾晴,过了莺花时序。春去。春去。
啼彻一声杜宇。
糁径落红无数。满目柳烟飞絮。
风雨几曾晴,过了莺花时序。春去。春去。
啼彻一声杜宇。
这首《如梦令·送春日作》由清代诗人叶绍本所作,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的景象,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春天美好事物的留恋。
“糁径落红无数”,开篇以“糁径”形容落花散落在小路上的情景,“落红无数”则直接点明了春天的花朵纷纷凋零,暗示着春天即将结束。这一句通过视觉形象,营造出一种春意渐淡、生机逐渐消退的氛围。
“满目柳烟飞絮”,接着描绘了春天特有的景象——柳树飘扬的柳絮在空中飞舞,满眼都是这样的画面,进一步渲染了春天即将离去的氛围。柳絮的轻盈与飘逸,也象征着春天的温柔与短暂。
“风雨几曾晴,过了莺花时序”,这两句转折,指出即使偶尔有短暂的晴天,但春天的时序已经过去,莺歌燕舞的景象不再,暗示了春天的结束和夏天的即将到来。这里的“风雨”不仅指自然界的风雨,也暗喻了人生的风雨变幻,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春去。春去。”重复的“春去”二字,强调了春天的离去,加深了对季节更替的感慨。
“啼彻一声杜宇”,最后以杜鹃鸟的啼叫作为收尾,杜鹃鸟的叫声凄厉而持久,常被用来象征春天的离去和生命的哀愁。这一句以声衬情,将对春天的不舍之情推向高潮,同时也寓意着生命的轮回与自然的规律。
整首词通过对春天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季节更替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时间流逝的深深思考。
君不闻夷门老生破万卷,白首不入明光殿。
南阳屠沽提数兵,转盼挥戈下百城。
桃哀国士两丘土,邓霍元功千载名。
清朝明主重文事,七圣临轩亲赐制。
晖章坐阅董南书,卤簿导归燕许第。
武皇末年收官军,上意不喜谈空文。
江东诸儿始讲武,撚箭飒沓愁胡云。
宿州陈愚万人敌,阴山射雕回霹雳。
野战才空百将坛,名家世捧降王檄。
腥风西吹酒泉郡,胡沙犯月三重晕。
安得突出一骑杀万虏,生夺班超虎头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