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寄题李氏月心精舍》
《次韵寄题李氏月心精舍》全文
宋 / 徐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坎阳为心亦为月,妙质一点何玲珑。

君看灵光湛止水,孰与明镜行秋空。

万古娟娟不改色,百年忽忽俱成翁。

盈虚如彼莫消长,试参此语将无同。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shìyuèxīnjīngshè
sòng / ruì

kǎnyángwèixīnwèiyuèmiàozhìdiǎnlínglóng

jūnkànlíngguāngzhànzhǐshuǐshúmíngjìngxíngqiūkōng

wànjuānjuāngǎibǎiniánchéngwēng

yíngxiāochángshìcānjiāngtóng

翻译
以坎坷为心,也如月亮般明亮,那微妙的本质何等玲珑剔透。
你看那灵动的光芒沉浸在静止的水面,与明亮的镜子在秋天的天空中相比,哪个更胜一筹?
千秋万代,她始终保持着皎洁的色彩,百年之间,忽然间我们都已老去。
盈满和亏损如同那样,没有永恒的变化,试着参悟这句话,或许会有所共鸣。
注释
坎阳:坎坷的心境或明亮的月亮。
妙质:微妙的本质。
玲珑:精致、小巧。
灵光:灵动的光芒。
湛止水:沉浸于静止的水面。
明镜:明亮的镜子。
秋空:秋天的天空。
娟娟:形容月光皎洁。
忽忽:形容时间匆匆。
翁:老人。
盈虚:盈满和亏损。
消长:增减变化。
参:参悟,理解。
鉴赏

这首诗以月亮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月心精舍主人李氏的赞美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坎阳为心亦为月",形象地描绘了李氏内心的纯净与月亮的明亮,暗示其精神世界的高洁。"灵光湛止水"进一步比喻其心境如止水般宁静,与"明镜行秋空"相映成趣,象征智慧如秋空般清澈。

"万古娟娟不改色"赞美月的永恒不变,而"百年忽忽俱成翁"则感叹岁月匆匆,人生短暂。诗人通过对比,提醒人们要欣赏月的恒久之美,同时领悟生命的无常。最后,"盈虚如彼莫消长"表达对世间万物盈亏变化的哲思,"试参此语将无同"鼓励读者深入思考这种自然法则与人生哲理的相通之处。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借月抒怀,寓言人生的宋诗,既有对月亮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深沉感慨。

作者介绍

徐瑞
朝代:宋   字:山玉   号:松巢   籍贯:江西鄱阳   生辰:1255~1325

徐瑞(1255~1325),字山玉,号松巢,江西鄱阳人。南宋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祖父云岩、叔祖东绿皆善诗,叔父洁山居士,弟可玉、宗玉,从弟楚玉、兰玉皆有文才,次第任散官。所著则《松巢漫稿》,卒年七十一。吴存挽之曰:“善人已矣,空留千百年番水之名;后世知之,当在数十卷松巢之稿!”其见重于当时如此。后许竹南《有怀》诗云:“江北江南老弟昆,三生文会几评论。蚤知倾盖头俱白,悔不连床话共温。洲没草枯芳士歇,巢倾鹤去故枝存。至今惟有湾头月,照我溪南水竹村。”
猜你喜欢

洞中屡辱龙塘兄惠诗次韵奉酬

独眠深洞不知晓,屡递飞云似见君。

岂为风波曾试险,故寻麋鹿与为群。

因酬诗内莲花句,却掩窗前贝叶文。

笑谓奚童好归语,云间世外此从分。

(0)

过彭城哭先大夫

二十年前试綵衣,碧油幢影媚春晖。

重攀遗柏乌犹满,空望飞云鹤不归。

门下健儿多白首,帐前侠客半金绯。

河流便作千行泪,难遣人间此恨稀。

(0)

子陵祠

汉庭怀旧德,独爱水云身。

白发一竿暮,青山七里春。

江流閒岁月,夜景湛星辰。

千载荒祠下,停舟日几人。

(0)

同年胡前冈母恭人八十寿诗·其一

崇阀凝繁祉,慈闱积永年。

历更五朝后,名达两宫前。

娱綵随卿月,行厨借御烟。

至今逾一纪,福履益穹然。

(0)

洞中平道·其二

石磴巉巉苔藓残,倚锄几度凿荒寒。

后人莫指前人笑,失脚方知着脚难。

(0)

知几卷·其一

一杯谈笑动奇兵,何必危桥始动情。

烟雨春江花似锦,行人谁识鹧鸪声。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