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长安道》
《长安道》全文
元 / 张羽   形式: 乐府曲辞

长安城中多大道,满路香尘风不扫。

三条广陌草斑斑,十二通衢人浩浩。

少年结客事遨游,缤纷冠盖如云浮。

朱衣公子金泥障,白马王孙锦带钩。

五公七相称豪贵,贵里豪家谁得似。

走马章台柳似丝,斗鸡下社人如市。

泾川渭水转依微,五陵北去望逶迤。

还有闭门读书者,长年不出长蒿藜。

不学城中游侠儿,百年身死何人知。

(0)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张羽的《长安道》描绘了长安城繁华而多元的景象。诗的开篇以“长安城中多大道”起笔,展现出城市宽阔的道路和繁忙的交通,"满路香尘风不扫"则暗示着车马众多,富丽堂皇。接下来的“三条广陌草斑斑,十二通衢人浩浩”进一步描绘了街道的广阔与行人如织的热闹。

诗中通过“少年结客事遨游”、“朱衣公子金泥障,白马王孙锦带钩”等细节,刻画了贵族子弟的奢华生活和他们的出行排场,显示出社会的等级分化。接着,“五公七相称豪贵”赞美了权贵阶层的显赫地位,而“走马章台柳似丝,斗鸡下社人如市”则描绘了市井生活的喧嚣。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对比,描述了“闭门读书者”的清贫生活,“长年不出长蒿藜”,他们与城中的游侠儿形成鲜明对照。最后两句“不学城中游侠儿,百年身死何人知”表达了对这种默默无闻生活的感慨,暗含对富贵浮华背后的虚无的反思。

总的来说,《长安道》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长安城的世俗风貌,既有繁华的表象,也有深沉的人生哲理。

作者介绍
张羽

张羽
朝代:元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猜你喜欢

邓府春联

北岭香闻梅讯好;南阳恍似草庐春。

(0)

挽张之洞联

封疆重寄,帷幄深谋,溯一生伟烈丰功,岂待后学寻常论赞;

望若泰山,仰如北斗,愿同人成材励德,毋负我公教育殷怀。

(0)

岳阳楼

杜老乾坤今日眼;范公忧乐昔人心。

(0)

牛皋祠联

小朝廷难与图功,看战垒千层,遇毒含冤,知魂魄不忘故土;

旧令尹行将归去,借泰山片壤,题楹志别,愿威灵长卫吾民。

(0)

挽吴汝纶联

君今安往乎,吾未之也已;

不无善画者,莫能图何哉。

(0)

定兴河阳书院联

乾岳儒宗,紫峰介节,芥子文章,先哲具遗型,好向传书寻坠绪;

金台日暮,易水风寒,江村亭古,奇踪欣一遇,欲偕多士涤尘襟。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