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山翠几沾衣,夏木千章总十围。
一自王郎开梵刹,尽令江影入岩扉。
阖闾葬后山长在,范蠡归时姓已非。
千古却疑沈剑处,如何不见二龙飞。
玲珑山翠几沾衣,夏木千章总十围。
一自王郎开梵刹,尽令江影入岩扉。
阖闾葬后山长在,范蠡归时姓已非。
千古却疑沈剑处,如何不见二龙飞。
这首清代诗人邢昉的《虎丘寺》描绘了一幅翠绿山色与古老寺庙相融的夏日景象。首句“玲珑山翠几沾衣”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山色的清新与浓翠,仿佛连衣服都染上了绿色。接着,“夏木千章总十围”进一步强调了树木的繁茂和粗壮,千章大树合抱有十围之粗,显示出自然的雄浑。
颔联“一自王郎开梵刹,尽令江影入岩扉”则转而叙述历史变迁,虎丘寺由王郎创建以来,寺宇静谧,江水倒映在岩壁之上,增添了禅意与宁静。颈联“阖闾葬后山长在,范蠡归时姓已非”借阖闾墓与范蠡的故事,表达时间的流转和人事的更迭,使得虎丘寺的历史背景更加深厚。
尾联“千古却疑沈剑处,如何不见二龙飞”以神秘的口吻提出疑问,传说中的宝剑沉没之处,为何不见龙腾跃起的景象,引发读者对历史传说的遐想,增添了诗歌的韵味和神秘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虎丘寺为载体,融合了自然景色、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展现了诗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沉思考和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