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内阁赏芍药四首·其三》
《内阁赏芍药四首·其三》全文
明 / 王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东皇倩汝送将归,小雨花间密复稀。

色映凤池分晓润,香薰芸阁撷春菲。

金盘露滴九重迥,玉碗风欹一尺围。

不似江南三月见,萧萧篱落野人扉。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内阁赏芍药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芍药的美丽与香气。首句“东皇倩汝送将归”,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芍药比作被东皇(传说中的春天之神)派遣的使者,即将离开此地,营造了一种即将别离的氛围。接着,“小雨花间密复稀”描绘了雨中花间的景象,雨点时而密集,时而稀疏,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和朦胧美。

“色映凤池分晓润,香薰芸阁撷春菲”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芍药的色彩与香气。凤池和芸阁分别代表了皇宫和藏书阁,这里通过色彩和香气的映射,不仅突出了芍药的美丽,也暗示了其高雅的气质。同时,“晓润”和“春菲”也体现了芍药在清晨的滋润和春天的生机。

“金盘露滴九重迥,玉碗风欹一尺围”则通过金盘和玉碗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芍药在露水和微风中的姿态,露珠在金盘上滚动,玉碗倾斜,仿佛整个场景都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这里不仅赞美了芍药的形态之美,也暗含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最后一句“不似江南三月见,萧萧篱落野人扉”对比了江南三月的景象,与当前所见的芍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江南三月通常指的是江南地区的春季,这里的“萧萧篱落野人扉”可能是指江南春天的田野景色,与内阁中的芍药形成对比,强调了内阁赏芍药的独特之处和高雅氛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芍药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美丽与香气,同时也融入了对自然、宫廷生活以及季节更替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赞美之情。

作者介绍
王鏊

王鏊
朝代:明   字:济之   号:守溪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450—1524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猜你喜欢

居厚弟改提举鸿禧一首

召来未及拥青绫,麾去何妨拄赤藤。

粉署冯唐无辈行,镜湖贺老有交承。

吏柂月给帮虚设,客怪冰衔字稍增。

犹胜亳州前管辖,鬒毛秃尽欲归僧。

(0)

和实之读邸报四首·其二

穿凿彊挥麈,跳梁勇执弓。

矫诬天亦怒,驱逐国为空。

笑里刀常有,盟边甲已衷。

拾遗端可拜,诛佞笔生风。

(0)

和季弟韵二十首·其三

放逐归来老一廛,旧巢回首五云边。

固知七略惭臣向,误把三长责子玄。

岂有侍郎留下榼,亦无司业送来钱。

丰年不怕相如渴,处处人家酒似泉。

(0)

灵石日长老访留之樗庵

妄念已知今世错,勤脩别结后身缘。

尺三汗脚踏龙尾,丈六金身坐象筵。

昔趁蛾眉班谒帝,今从牛矢路归田。

未知葱岭何边去,且向庵中伴老禅。

(0)

次韵实之春日二首·其一

向来文字擅中朝,留落而今赋大招。

才子左迁追屈贾,相君高蹈友松乔。

山行或与樵争席,涧饮聊将掬代瓢。

借使终身无一事,亦令千载仰孤标。

(0)

次韵张秘丞皱玉诗

雨湿红裳靡待秋,摘来深愧木瓜投。

祗今陈紫无真本,比昔姚黄胜一筹。

聊荐金盘蠲渴肺,不烦绮席啭歌喉。

圣朝仁远停包贡,赖有公诗为拔尤。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