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盏浅斟欢有馀,光阴谁解惜居诸。
家贫每慕孙夫子,雪照山窗夜读书。
金盏浅斟欢有馀,光阴谁解惜居诸。
家贫每慕孙夫子,雪照山窗夜读书。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孙康的古代学者在艰苦环境下勤奋读书的情景。通过“金盏浅斟欢有馀”,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孙康虽生活贫困但内心充满喜悦和满足的赞美。接着,“光阴谁解惜居诸”一句,表达了时间易逝,珍惜时光的主题,同时也暗含了对孙康利用每一刻时间学习的敬佩。
“家贫每慕孙夫子”则直接点出了孙康的身份和处境,他虽然家境贫寒,却心向知识,向往着像古代学者一样刻苦学习。最后,“雪照山窗夜读书”生动地刻画出孙康在寒冷的冬夜,借着窗外飘落的雪花之光,在简陋的山窗下苦读的画面,既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学习精神,也营造了一种静谧而肃穆的读书氛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孙康勤奋好学形象的描绘,不仅赞扬了他在逆境中追求知识的精神,也传递了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的价值观,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画我郎潜先帝时,而今白发渐参差。
若交传入都人眼,疑汝前身妙善师。
风雪衡山涕满膺,懒残不管自家身。
殷勤拨火分煨芋,却有工夫到别人。
花光老矣墨婆娑,无赖梅花一白何。
为问西来宗旨道,世间色相是空麽。
我为吾君役,而从乃主行。
险夷宁异趣,休戚与同情。
遇贼能无死,寻医剧不生。
通州一丘土,相望泪如倾。
自诡衡山道士孙,至今句法有轩辕。
世人未见题尧庙,尽把昌黎作寓言。
收拾衡云作羽衣,便如屈子远游归。
离骚忘却题天柱,为立斜阳问翠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