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暨今夏,承诏祠天神。
昔当摇落时,宫叶红纷纷。
此来芳春暮,宫草青蓁蓁。
三日奉斋洁,百骸祛垢氛。
御署致恭虔,天香何絪缊。
监祀黄门郎,摄官紫微臣。
松枝拂剑佩,树影光搢绅。
灯烛晃白昼,香花蔼清芬。
金殿礼神仙,瑶坛醮星辰。
至诚不为己,玄鉴当福仁。
质明祀事毕,复命趋紫宸。
扬鞭入村落,缓辔聊逡巡。
麦田少时雨,蚕月无閒人。
自惭怀禄仕,蠹此力穑民。
又抛三洞趣,来入九衢尘。
不如韩道士,长此养天真。
去年暨今夏,承诏祠天神。
昔当摇落时,宫叶红纷纷。
此来芳春暮,宫草青蓁蓁。
三日奉斋洁,百骸祛垢氛。
御署致恭虔,天香何絪缊。
监祀黄门郎,摄官紫微臣。
松枝拂剑佩,树影光搢绅。
灯烛晃白昼,香花蔼清芬。
金殿礼神仙,瑶坛醮星辰。
至诚不为己,玄鉴当福仁。
质明祀事毕,复命趋紫宸。
扬鞭入村落,缓辔聊逡巡。
麦田少时雨,蚕月无閒人。
自惭怀禄仕,蠹此力穑民。
又抛三洞趣,来入九衢尘。
不如韩道士,长此养天真。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禹偁的作品,名为《太一宫祭回马上偶作寄韩德纯道士》。从艺术风格和用词来看,这首诗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诗的开头“去年暨今夏,承诏祠天神”直接点出了时间背景和祭祀活动的重要性。接着,“昔当摇落时,宫叶红纷纷。此来芳春暮,宫草青蓁蓁”,通过对比昨日与今日的景象,表现了季节更替带来的自然景观变化,同时也隐喻着时间流逝和事物更新。
“三日奉斋洁,百骸祛垢氛。御署致恭虔,天香何絪缊”,则是对祭祀前后的准备工作以及祭祀过程中的庄重肃穆进行描绘。在这里,“三日”指的是为祭祀所做的斋戒清净之事,而“百骸”、“御署”、“天香”等词汇,则突出了祭祀的隆重和神圣。
诗中还有一段:“监祀黄门郎,摄官紫微臣。松枝拂剑佩,树影光搢绅”,这里通过“黄门郎”、“紫微臣”等职务称呼,以及“松枝拂剑佩”、“树影光搢绅”的形象描写,展现了祭祀时的场景和参与者的身份地位。
而在“灯烛晃白昼,香花蔼清芬。金殿礼神仙,瑶坛醮星辰”,则是对祭祀中光线与香气交织的美好场景进行了细腻描绘,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神灵的崇敬之情。
最后,“至诚不为己,玄鉴当福仁。质明祀事毕,复命趋紫宸”,表达了祭祀结束后的感慨与归顺,以及对君主的忠心和期待。而“扬鞭入村落,缓辔聊逡巡。麦田少时雨,蚕月无閒人”则是诗人离开祭坛后所见到的乡间景象,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对神灵和君主的崇敬表达,以及个人的内心感慨,展现了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艺术世界。
报功严祀典,宠诏下明庭。
酒气飘林岭,香烟入杳冥。
乐清三奏备,词直百神听。
衣拂云霞湿,诗通水石灵。
何因逐驺骑,暂得到岩扃。
郤縠诗书将,衔恩赴梓州。
绕身垂印绶,护马执戈矛。
剑阁和铭峭,巴江带字流。
从来皆惜别,此别复何愁。
九陌喧喧骑吏催,百官拜表禁城开。
林疏晓日明红叶,尘静寒霜覆绿苔。
玉佩声微班始定,金函光动按初来。
此时共想朝天客,谢食方从阁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