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逢香刹住,万景笔头堆。
池水蛟龙尽,汀洲雁鹄来。
远游情莫落,去国意徘徊。舟子休?鼓,王程不尔催。
共逢香刹住,万景笔头堆。
池水蛟龙尽,汀洲雁鹄来。
远游情莫落,去国意徘徊。舟子休?鼓,王程不尔催。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作品,描绘了作者在游历陈留禅寺后池时的感受。首句“共逢香刹住”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一同造访佛寺的缘分,"万景笔头堆"则运用比喻,形容眼前景色丰富,如画卷般纷至沓来。接下来的两句“池水蛟龙尽,汀洲雁鹄来”,通过描绘池塘中的蛟龙和汀洲上的雁鹄,营造出宁静而生动的画面,展现出自然与禅意的和谐。
“远游情莫落”表达诗人对远方游历的留恋之情,而“去国意徘徊”则流露出对离开京城的复杂心情,既有离愁,又有对未知探索的好奇。最后两句“舟子休?鼓,王程不尔催”,诗人劝告舟夫不必急促敲鼓催行,因为自己并未被旅途的紧迫感驱使,更愿意沉浸在这份禅意与自然之中。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游寺为背景,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禅宗文化的欣赏,体现了宋诗的意境之美。
曾是皇家几世侯,入云高第照神州。
柳遮门户横金锁,花拥弦歌咽画楼。
锦袖妒姬争巧笑,玉衔骄马索闲游。
麻衣酷献平生业,醉倚春风不点头。
柳底花阴压露尘,醉烟轻罩一团春。
鸳鸯占水能嗔客,鹦鹉嫌笼解骂人。
騕褭似龙随日换,轻盈如燕逐年新。
不知买尽长安笑,活得苍生几户贫?
偶向江头别钓矶,等闲经岁与心违。
虚教六尺受辛苦,枉把一身忧是非。
青桂本来无欠负,碧霄何处有因依。
春风不用相催促,回避花时也解归。
不识人间巧路岐,只将端拙泥神祇。
与他名利本无分,却共水云曾有期。
大抵物情应莫料,近来天意也须疑。
自怜心计今如此,凭仗春醪为解颐。
十年磨镞事锋铓,始逐朱旗入战场。
四海风云难际会,一生肝胆易开张。
退飞莺谷春零落,倒卓龙门路渺茫。
今日惭知也惭命,笑余歌罢忽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