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起常常近午初,刁骚短鬓懒频梳。
忽悲忽喜儿童怪,不履不衫朋友疏。
大势可知聊纵酒,馀情未断偶窥书。
妻孥苦欲相排遣,时报花开锦不如。
睡起常常近午初,刁骚短鬓懒频梳。
忽悲忽喜儿童怪,不履不衫朋友疏。
大势可知聊纵酒,馀情未断偶窥书。
妻孥苦欲相排遣,时报花开锦不如。
这首明代诗人纪坤的《感怀二首(其二)》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中的闲适与落寞。首句“睡起常常近午初”写出了诗人慵懒的生活状态,起床时间已接近中午,显示出他的闲散。接着,“刁骚短鬓懒频梳”通过“刁骚”形容心情烦躁,短鬓未常梳理,形象地刻画出诗人内心的纷扰和对琐事的怠惰。
“忽悲忽喜儿童怪”一句,反映出诗人的情绪波动,儿童的好奇和不解,反映出他情绪变化无常,连身边的孩子也感到困惑。接下来,“不履不衫朋友疏”则暗示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疏离,衣着随意,似乎并未精心打理,这也反映了他心境的孤寂。
“大势可知聊纵酒”表明诗人意识到世事变迁,借酒消愁,暂且放纵自己。然而,“余情未断偶窥书”又透露出他对知识和情感的执着,即使在饮酒之余,仍会偶尔翻阅书籍,寻找心灵的慰藉。最后,“妻孥苦欲相排遣,时报花开锦不如”以家庭成员的关心和春天花开的美好作结,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依赖以及对生活现状的感慨,认为即使花开如锦,也无法完全驱散心中的愁绪。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与矛盾,既有闲适的生活画面,又有深沉的人生感慨,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
荔粉桃符,饯将残催送新年。
晴霞千岭树,藻日五湖烟。
苹洲何在,登台远眺,一城画鼓红弦。
唤起汀花陌柳,尽要争先。寻春犹记樊川。
当时有、水嬉胜事堪传。霅馆更题笺。
行乐处,黄云满秋田。喜今日,恰又逢、霁景暄妍。
也应是、太平有象,溪山莫负樽前。
云气盘山,雨痕黏草,海天遥识龙睡。
细剪香涎,平分瑞脑,泛水渗沙同腻。
烟鬟雾髻,仿佛见、织绡娘子。
檀口唾花几点,丝丝篆成心字。犹忆琐窗半闭。
袅金凫、共消残醉。惆怅遗芳梦杳,蘅芜谁寄。
聚窟返魂何处。空留下、馀薰旧鸳被。
赢取鲛人,玉盘珠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