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隔桥南,有竹里、人家小葺。
依约似,浣花门径,数椽幽僻。
居近梅家西市隐,补吟桂树东城植。
念岁寒,何意老江村,今非昔。
怀旧隐,三高宅,空遐慕,五噫客。
叹百年,枯菀一般陈迹。
归燕犹寻斜日垒,閒鸥且占沧波席。
待到门,春涨棹歌来,渔榔集。
竹隔桥南,有竹里、人家小葺。
依约似,浣花门径,数椽幽僻。
居近梅家西市隐,补吟桂树东城植。
念岁寒,何意老江村,今非昔。
怀旧隐,三高宅,空遐慕,五噫客。
叹百年,枯菀一般陈迹。
归燕犹寻斜日垒,閒鸥且占沧波席。
待到门,春涨棹歌来,渔榔集。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静谧画面,以竹林和民居为背景,展现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氛围。"竹隔桥南,有竹里、人家小葺",寥寥几笔勾勒出竹林掩映下的小屋,显得质朴而雅致。"依约似,浣花门径,数椽幽僻",借用杜甫的"浣花溪"典故,暗示了这里的隐逸之风。
接下来,词人将视线转向周围的环境,提及梅家和桂树,暗示了季节更迭和时光流转,"岁寒"一词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与今日的江村生活形成对比,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感慨。
"怀旧隐,三高宅,空遐慕,五噫客",借用了陶渊明、嵇康等历史人物的典故,表达对古代隐士的仰慕,同时感叹世事变迁。"百年"与"枯菀一般陈迹"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沧桑感。
最后,词人以归燕和闲鸥为喻,寓言自己期待回归自然,享受渔歌生活的愿望,"春涨棹歌来,渔榔集"描绘出一幅渔夫们在春水上涨时欢聚的生动画面,充满了田园诗意。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优美,展现了词人对传统隐逸文化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思。
雁云蜚兮鲤沉,高者可弋兮下可罾。
龙沙之上足以忘机兮,于以观鱼鸟之情。
修眉浮空兮,鉴寒濑之澄凝,茹紫芝兮濯缨。
逍遥乎龙沙之上兮,可乐者山水之情。
草芊芊兮垂柳阴阴,黄落兮霜寒露零。
龙沙之上足以忘怀兮,于以观草木之情。
秋风兮月明,吹我衣裳兮照吾曲肱。
逍遥乎龙沙之上兮,可乐者风月之情。
百夫逐鹿兮,失得之营心。有鹿兮虽竭蹶其何悲。
向知鹿不吾得兮,曾不如其已。
不吾得则已兮,又何有于龙沙之君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