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环叠嶂欲迷方,来往微通一径长。
怪鸟啼多山更寂,閒花落尽树还香。
鸣泉数处褰衣屡,侧石千盘策杖妨。
沉病婴身形已废,独于游践力能强。
回环叠嶂欲迷方,来往微通一径长。
怪鸟啼多山更寂,閒花落尽树还香。
鸣泉数处褰衣屡,侧石千盘策杖妨。
沉病婴身形已废,独于游践力能强。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深入山林的探访之旅,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静谧与生机。首句“回环叠嶂欲迷方”描绘了山峦连绵,峰回路转,仿佛迷宫一般,暗示了探索的艰难与神秘。接着,“来往微通一径长”则点出了在这重重障碍中,仅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小径连接着远方,既展示了自然的险峻,也隐含了探索者的决心。
“怪鸟啼多山更寂”一句,通过鸟鸣反衬山林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幽深而略带神秘的氛围。而“閒花落尽树还香”则在对比中突显了生命力的顽强,即使花朵凋零,树木依然散发着香气,象征着自然界的永恒与不朽。
“鸣泉数处褰衣屡,侧石千盘策杖妨”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观,泉水潺潺,诗人多次撩起衣裳涉水而过;山路崎岖,每一步都需借助拐杖,这些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和对探险精神的追求。
最后,“沉病婴身形已废,独于游践力能强”表达了诗人虽然身体有恙,行动不便,但仍然独自坚持行走,探索未知的决心和毅力。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更是对生命力量的颂扬,以及对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精神的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的积极态度,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怅望扬州千朵盛,数枝聊足慰淹留。
相逢月下陪真赏,一醉花前得胜游。
凿落细斟金晕侧,盘盂斜飐玉光浮。
春衫并色浑无赖,映带霜毛笑隐侯。
曈昽晓日上帘旌,帘外幽禽作意鸣。
呼断故乡千里梦,起来搔首问归程。
双瞳炯炯四筵倾,少日才堪赋两京。
花县署曹聊试可,鳣堂传德尚流清。
横琴勿写峨峨志,引水当令㶁㶁鸣。
后夜扁舟同泛月,野田端见绿芜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