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乏超绝姿,瘦鹤存野格。
乾坤心自放,颇觉尘土窄。
安得千金橐,使我穷地脉。
征途多荆榛,此志宁复得。
今晨跻山颠,纳纳瞰广陌。
正东临大江,彷佛海外国。
孤帆扬长风,静入秋气白。
层峦引列嶂,下有云雾隔。
不知谁家楼,突兀立远色。
禹穴指顾外,历历禾黍黑。
簸荡千古愁,人世一过客。
高歌据苔石,坐见日车仄。
目极穷冥搜,一雁长空没。
少乏超绝姿,瘦鹤存野格。
乾坤心自放,颇觉尘土窄。
安得千金橐,使我穷地脉。
征途多荆榛,此志宁复得。
今晨跻山颠,纳纳瞰广陌。
正东临大江,彷佛海外国。
孤帆扬长风,静入秋气白。
层峦引列嶂,下有云雾隔。
不知谁家楼,突兀立远色。
禹穴指顾外,历历禾黍黑。
簸荡千古愁,人世一过客。
高歌据苔石,坐见日车仄。
目极穷冥搜,一雁长空没。
这首元代诗人马臻的《五云山写望》描绘了诗人站在五云山顶俯瞰大地的壮丽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感慨。
首句“少乏超绝姿,瘦鹤存野格”以瘦鹤自比,表达了诗人虽不具超凡脱俗之姿,却保持着自然野性的品格。接着“乾坤心自放,颇觉尘土窄”两句,诗人的心灵在天地间自由翱翔,对世俗的束缚感到宽慰和解脱。
“安得千金橐,使我穷地脉”表达了诗人渴望拥有财富,以便深入探索大地奥秘的愿望。“征途多荆榛,此志宁复得”则揭示了实现理想之路的艰难与坎坷。
“今晨跻山颠,纳纳瞰广陌”描述了诗人清晨登顶,俯瞰广阔大地的情景。“正东临大江,彷佛海外国”通过大江的辽阔,仿佛置身于遥远的异国他乡,展现了诗人开阔的视野。
“孤帆扬长风,静入秋气白”描绘了一叶孤舟在长风中航行,静静地融入秋日的白茫茫之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层峦引列嶂,下有云雾隔”则通过层层叠嶂和云雾的遮蔽,展现了山川的壮美与神秘。
“不知谁家楼,突兀立远色”描绘了一座突兀而立的高楼,隐匿在远处的景色之中,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想象。“禹穴指顾外,历历禾黍黑”通过提到禹穴,将历史的厚重与现实的景象交织在一起,表现了对古代文明的追忆。
“簸荡千古愁,人世一过客”表达了诗人面对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短暂,内心充满了忧愁与感慨。“高歌据苔石,坐见日车仄”则是诗人面对自然美景,高声歌唱,坐在青苔石上,看着太阳缓缓西下,享受着这一刻的宁静与美好。
“目极穷冥搜,一雁长空没”最后两句,诗人目光远眺,直到一只孤雁消失在长空中,寓意着对远方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生命旅程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元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团栾妻子是谁家,独被饥驱天一涯。
远地岂无人晤语,长才能免世惊嗟。
好于书作千年计,勿为官驱两鬓华。
为问湖南似湖北,逾年吾亦访丹砂。
潇洒琴帘,月灯归后新谐好。
青云香里共清风,消得金花诰。争奈天颠地倒。
好光阴、都惊散了。更听人说,七七年时,多多烦恼。
挨到如今,信知空挂闲怀抱。
天于贫处最饶人,颦也翻成笑。牢闭柴门自好。
对梅花、杯盘草草。满前儿女,耐后夫妻,齑盐偕老。
缥渺层峦出画阑,半空长锁白云閒。
一弓斜摺蜀江水,八字平分汉渚山。
眼入中原鸿去迥,手摩华表鹤飞还。
好天谁遣成南北,遗限悠悠落照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