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诗·其四》
《杂诗·其四》全文
宋 / 沈辽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巨蛇老且蜕,不如蝉脱飞。

茫然寄坱圠,生死亦一归。

达人观元化,其言玄且微。

生死有不类,于是知者稀。

秋池夜观月,方与水相辉。

聊尔乘物化,指象终为非。

(0)
鉴赏

这首诗以巨蛇蜕皮与蝉脱飞作比,表达对生命循环和自然法则的深刻思考。诗人感叹巨蛇虽老却无法像蝉般自由飞翔,象征着自然界中不同生物生命的局限性。接着,诗人描述自己仿佛置身于广阔无垠的空间中,无论是生是死,最终都将归于同一。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死问题的超然态度,认为生死之间并无本质区别,体现了对“元化”(宇宙本原)的深刻理解。

诗人进一步阐述,只有通达事理的人才能洞察到这种玄妙而微妙的真理,而能够理解生死之间不类比的人则极为罕见。这一段表达了对智慧的追求和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最后,诗人描绘了秋天夜晚池塘中月亮倒映在水中的景象,与水面相互辉映,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诗人借此抒发了随遇而安、顺应自然变化的心境,同时也暗示了对生命短暂而美好的感慨。通过“聊尔乘物化”,诗人表达了随波逐流、顺应自然变化的态度,但紧接着的“指象终为非”则暗示了对这种态度的反思,即最终这种行为可能并非真正的智慧或真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对生命意义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哲学思考和对宇宙真理的追求。

作者介绍
沈辽

沈辽
朝代:宋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猜你喜欢

杨国忠闻屏风女歌

三朵芙蓉是我流,大杨造得小杨收。

(0)

閒游赋附长歌

上幽岫兮得所钦,山蔬尘兮桂酒斟。

嗟草木兮洛春心,悼日月兮游相寻。

贵龙凤兮就高深,悦张邴兮托萧森。

(0)

与僧对句

钩偷豆蔻花,日动珑?髻。

(0)

游岳林寺

投閒犹自喜,古刹剡东寻。

祗树随僧老,龙溪绕岸深。

楼高春色晚,天近日光阴。

共笑家声旧,何时解盍簪。

(0)

秋望

西风蝉满树,东岸有残晖。

(0)

生日歌

百姓富,军食足,百姓足,军民欢。

争那生灵饥且寒,吾王有术应不难。

但令一㪷徵一㪷,自然百姓富于官。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