儤直金坡笔砚馀,忽传芳事满庭除。
官曹尚忆占熊梦,仙岛何曾碍鹤书。
三日两孙翁独喜,四旬初度我还如。
犀钱未作通家会,织翠先过长者车。
儤直金坡笔砚馀,忽传芳事满庭除。
官曹尚忆占熊梦,仙岛何曾碍鹤书。
三日两孙翁独喜,四旬初度我还如。
犀钱未作通家会,织翠先过长者车。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在成化丙午年五月十日早晨梦到有人送给他一个男孩后,于六月九日生日时得到家中报喜,验证了梦境的真实性而感怀所作。诗中充满了对梦境与现实奇妙巧合的感慨,以及对家庭喜悦的描绘。
首句“儤直金坡笔砚馀”,描绘了诗人作为官员在繁忙政务之余的闲暇时光,暗示了他生活的忙碌与清闲交织的状态。接着,“忽传芳事满庭除”一句,巧妙地将梦境中的事件与现实中的场景联系起来,通过“芳事”一词,既指梦境中的美好事物,也暗喻了诗人对生活美好期待的实现。
“官曹尚忆占熊梦,仙岛何曾碍鹤书。”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梦境与现实的关联,通过“占熊梦”和“鹤书”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期待与对仙界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梦境中的男孩预示着家族的传承与兴旺。
“三日两孙翁独喜,四旬初度我还如。”这两句直接描绘了诗人对家中报喜的喜悦之情,特别是对于得到孙子的喜悦,以及自己四旬初度时的感慨,体现了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带来的幸福感。
最后,“犀钱未作通家会,织翠先过长者车。”这两句则以犀钱和长者车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家族聚会的期待和对长辈尊敬的态度,同时预示着家族的繁荣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梦境与现实之间奇妙联系的感悟,以及对家庭幸福与个人成长的深切体会。
日边仙种,海上移来,刚到天中见。
夜沈沈候,有双双、雪蕊歘开徐敛。
金尊罢宴,恰点缀、疏帘低槛。
素心人、坐对怡然,钩月初临影浅。
小盆丰叶敷腴,似青琐轻摇,粉团微颤。
频催明镜差解意,留得新妆半面。
幽香晴逗,分一缕、飘飏鼻观。
祝年年、应节同心,刻画玉真圆满。
几番风、海棠开了,猩红犹著林杪。
看花恰到春分后,婉娈深丛啼鸟。寒料峭。
奈天意悭晴,雨转雷声小。芳晨吟悄。
爱锦■铺红,筠帘笼翠,一刻为千绕。
沉酣里,忘却樽前人老。年时唤起芳抱。
东风丝鬓明妆畔,■■■■■■。须醉倒。
判此日柔肠,甘受名花恼。幽娱务早。
便迟暮欢多,深怜消得,也算景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