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上萤飞,树头云静,何处秋声。
床下听来,草根吟出,一片离情。梦回月转闲庭。
酒醒后、凄凄四更。蕉叶阴中,梧桐影里,露冷风清。
井上萤飞,树头云静,何处秋声。
床下听来,草根吟出,一片离情。梦回月转闲庭。
酒醒后、凄凄四更。蕉叶阴中,梧桐影里,露冷风清。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感伤的秋夜画面。"井上萤飞,树头云静",通过井边萤火虫的飞舞和树梢间静止的云朵,营造出夜晚的寂静与清凉。"何处秋声"则暗示着秋意渐浓,虫鸣声在静谧中显得尤为清晰。
"床下听来,草根吟出,一片离情",将听觉的感受进一步深化,仿佛虫鸣声中蕴含着离别的愁绪,如同草木在低语着离别之苦。"梦回月转闲庭",诗人从梦境中醒来,发现月已西沉,庭院空寂,更添孤寂之感。
"酒醒后、凄凄四更",借酒消愁之后,清醒时分的深夜更显得凄凉,四更时分的寂静更增添了诗人内心的落寞。最后三句"蕉叶阴中,梧桐影里,露冷风清",以具体的景物描绘,如蕉叶的阴影、梧桐的疏影,以及清冷的露水和微风,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寂静和诗人的心境。
整体来看,孙云鹤的《柳梢青·听虫》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景色,借助虫鸣和自然景象抒发了离别后的孤独与哀愁,展现出词人的情感世界。
相逢唯道在,谁不共知贫。
归路分残雨,停舟别故人。
霜明松岭晓,花暗竹房春。
亦有栖闲意,何年可寄身。
何处寻云暂废禅,客来还寄草堂眠。
桂寒自落翻经案,石冷空消洗钵泉。
炉里尚飘残玉篆,龛中仍锁小金仙。
须将二百签回去,得得支公恐隔年。
忆始识君时,爱君世缘薄。
我亦吏王畿,不为名利著。
春寻仙游洞,秋上云居阁。
楼观水潺潺,龙潭花漠漠。
吟诗石上坐,引酒泉边酌。
因话出处心,心期老岩壑。
忽从风雨别,遂被簪缨缚。
君作出山云,我为入笼鹤。
笼深鹤残悴,山远云飘泊。
去处虽不同,同负平生约。
今来各何在,老去随所托。
我守巴南城,君佐征西幕。
年颜渐衰飒,生计仍萧索。
方含去国愁,且羡从军乐。
旧游疑是梦,往事思如昨。
相忆春又深,故山花正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