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徐大著挽诗二首·其一》
《徐大著挽诗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刘子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韦经传素业,汉策射巍科。

史擅三长誉,书雠九写讹。

甑尘终寂寞,云路久蹉跎。

迅景崦嵫迫,知君恨独多。

(0)
翻译
韦经传授着纯洁的学业,汉策中射中了显赫的目标。
他在史学上享有擅长三种技艺的美誉,校对书籍时发现并纠正了多次错误。
如同甑中的尘埃始终孤独,他的仕途长久停滞不前。
夕阳西下,时光紧迫,想必你心中遗憾更多。
注释
韦经:指韦编三绝的学问,形容刻苦攻读。
汉策:古代选拔人才的考试文献。
巍科:显赫的科举成绩。
史擅三长:在史学上有三种特长。
书雠:校对书籍。
九写讹:多次校对发现并改正错误。
甑尘:比喻人世间的沉寂或才华被埋没。
云路:仕途,高远的路途。
蹉跎:光阴虚度,耽误。
迅景崦嵫:比喻时光飞逝,夕阳西下。
恨独多:遗憾、悔恨之情深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子翚的作品,名为《徐大著挽诗二首(其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挽歌,也就是用于悼念逝者的诗歌。这类诗歌往往蕴含深厚的情感和对逝者生平的回忆。

开篇“韦经传素业,汉策射巍科”两句,通过历史上的伟人如韦诞、汉朝的射策等来形容逝者的学识与才华,表明逝者在学术上有着卓越的成就和贡献。

接着“史擅三长誉,书雠九写讹”则进一步强化了对逝者学问深厚、文笔犀利的赞颂,其中“史擅三长”指的是历史记载中的三种长处,可能是指文学、史学和哲学等方面的造诣;“书雠九写讹”则形容逝者在书法上的卓越,字里行间皆流露出不凡的风范。

中间两句“甑尘终寂寞,云路久蹉跎”描绘了一种物是人非、时光荏苒的情境。这里的“甑尘”指的是家中的陈旧物品,“终寂寞”则表达了逝者已不复存在,而留下的只有空寂和孤独;“云路久蹉跎”形容逝者灵魂可能在天界徘徊,时间悠长,却又不得安宁。

最后两句“迅景崦嵫迫,知君恨独多”则流露出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哀痛。这里的“迅景”指的是快速变化的景象,“崦嵫迫”形容时间飞逝带来的压迫感;“知君恨独多”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逝者无尽的思念和遗憾。

总体而言,这首挽歌通过对逝者的学问、才华和风范的赞美,以及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展现了一种哀荣交加的情感。这种情感在宋代文学中颇为常见,它不仅是诗人个人的哀思,也反映了当时士大夫阶层对于贤才去世的普遍哀悼和尊崇。

作者介绍
刘子翚

刘子翚
朝代:宋   字:彦冲   号:屏山   籍贯:建州崇安(今属福建)   生辰:huī)(1101~1147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猜你喜欢

东居鉴上简王廷实先生

浮云散微雨,虚室生潇爽。

林木蔼寒绿,幽禽弄馀响。

境偏谢喧杂,心静兴远想。

关山路迢遥,江湖波浩荡。

行行匪所知,宇宙一何广。

履险念平陆,耽乐终怅怏。

芳姿难再妍,时序日巳往。

何如饮美酒,春光正堪赏。

相交绝冠盖,会聚燕乡党。

壶觞自斟酌,列坐论少长。

一醉复奚为,悠然谢尘鞅。

(0)

新堂甫完季弟仲文自别墅回喜赋

兄弟离居十二霜,天教岁晚得同堂。

荆花再茂春逾好,棣萼相辉日正长。

七世衣冠厅事在,一门弓冶墨池香。

句吴友让传家久,共戒儿孙慎勿忘。

(0)

山茶四首·其二

此树先人手自哉,当时数日待花开。

树今如此人何处,惭愧春风岁岁来。

(0)

病起谢张医

著手能教宿痼轻,况逢揆日怆幽情。

越人自是工针废,臣向于今字更生。

敢望余年读周易,幸余老眼看升平。

稻孙楼下春风路,与子相期复酒罂。

(0)

过周公瑾墓

鼎足功收一炬红,白杨古墓啸寒风。

两朝心腹推知己,半壁江山效死忠。

遗恨直吞漳水北,豪情犹唱大江东。

英雄儿女今何在,埋玉深深惜此中。

(0)

暮春东园题壁

幽栖十笏拟维摩,况复琳琅四壁多。

两载春游淮上好,半园花事客中过。

种松成径芟荆棘,叠石为山绕薜萝。

曲榭回廊吟望晚,此生真合老岩阿。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