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薛温州》
《送薛温州》全文
唐 / 权德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昨日馈连营,今来刺列城。

方期建礼直,忽访永嘉程。

郡内裁诗暇,楼中迟客情。

凭君减千骑,莫遣海鸥惊。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xuēwēnzhōu
táng / quán

zuókuìliányíngjīnláilièchéng
fāngjiànzhí访fǎngyǒngjiāchéng

jùnnèicáishīxiálóuzhōngchíqíng
píngjūnjiǎnqiānqiǎnhǎiōujīng

注释
昨日:前一天。
馈连营:在军营中馈赠。
刺列城:要塞城。
方期:正期待。
建礼直:在朝廷建功立业。
永嘉程:去永嘉的行程。
郡内:郡守府内。
裁诗暇:作诗的闲暇。
迟客情:等待客人的热情。
凭君:请你。
减千骑:减少随从人数。
海鸥惊:不让海鸥受惊。
翻译
昨天还在军营中馈赠,今天就来到这座要塞城。
本期待能在朝廷建功立业,却突然接到去永嘉的行程通知。
在郡守府内稍有闲暇便作诗,楼中等待客人的心情颇殷切。
拜托你减少随从人数,别让海鸥因人多而受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在战场上的英勇姿态和对友情的珍视。"昨日馈连营,今来刺列城"两句勾勒出将军连续作战、不断进攻的英勇形象,显示了战争的紧张与激烈。

"方期建礼直,忽访永嘉程"则转而描绘了一种突然的改变和对旧友的情谊。这里的"方期"表达了一种即将到来的计划,而"忽访"则是对这一计划的突发改变,显示出战争中人事变迁的无常。

"郡内裁诗暇,楼中迟客情"两句,则透露出了战乱之际,士大夫阶层仍然保持着文雅之风,同时也保留着对远方来客的款待与思念。这里的"裁诗"和"迟客"都体现了古人对文化生活的向往以及人情的温暖。

最后两句"凭君减千骑,莫遣海鸥惊"则是对将军的一种劝告,希望他能够节制兵力,不要引起不必要的骚动。这里的"凭君"表明了诗人对将军的信任,而"莫遣海鸥惊"则以形象化的语言表达了对战争后果的担忧。

整首诗通过对战事和友情的描写,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以及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平静生活和人际关系的渴望。

作者介绍
权德舆

权德舆
朝代:唐   字:载之   籍贯: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   生辰:759年-818年

权德舆(759年—818年),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少有才气,未冠时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唐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次知贡举。唐宪宗时,累迁礼部尚书、同平章事。后坐事罢相,历任东都留守东都。复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
猜你喜欢

解连环.次顾同束怀旧原韵

此身无托。笑乾坤窄小,可人难作。

二十年、奔走天涯,见山苦水凄,酒穷诗恶。

往事都非,休提起、绿窗弦索。

恰梦回霜晓,陡地伤心,旧日楼阁。茅山已无妙药。

纵魂萦海渚,身系天角。

枉积下、恨迹情踪,待叠起相思,又难抛却。

百转回肠,镇日夜、全无安泊。

总我伊、文魔情孽,应同沦落。

(0)

天仙子.苦雨

织尽雨丝难作匹。巡檐一鸟窥人立。

不知天有几多愁,风恁劈。冷云积。

应缘误发残花檄。

(0)

梦江口.即单调望江南。春尽

春去罢,因甚却关情。

最是柳丝长不了,何来燕子语偏明。怕要下阶行。

(0)

十二时.送史庸庵赴补北上

先生那得高眠也。且为苍生一起。

正五月、嫩晴天气。门外柳浓波翠。

两载朱幡,三年黄绶,总是心如水。

骊唱罢,琴鹤萧然,欸乃扁舟,月色江声相倚。

最牵情,归来曾赋,几点鹭朋鸥伍。

白社清吟,兰亭高会,事事关人意。

看纵横、斑管乌丝,疏狂馀几。

喜今朝,柔乡翠国,别有一番风味。

月底笙箫,风前兰麝,望里神仙侣。

只高阳旧伴,醉踏渔舟归去。

(0)

更漏子.春去

怕春来,愁春去。分付黄鹂留住。留不住,恝还行。

黄鹂三两声。絮如飞,花又落。人在画楼香阁。

空自惜,有谁怜。春风年复年。

(0)

应天长

翠梧映日,菉竹干霄,正是朝阳佳处。

渺渺高天,■隔丹山无多路。春风落,秋风去。

问彩翼、几时枉顾。长江水,不断东流,荒台如故。

自古叹希遇。阿阁岐山,空向画图觑。

竹实无凭,便欲来仪何地住。笑鸥雁,惊鹜鹭。

颍川治郡休传误。更堪疑,煮喙成胶,冰弦牢固。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