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迹武塘赋之》
《寄迹武塘赋之》全文
明 / 夏完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逢花却忆故园梅,雪掩寒山径不开。

明月愁心两相似,一枝素影待人来。

(0)
鉴赏

这首诗《寄迹武塘赋之》由明代诗人夏完淳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偶遇梅花时的思乡之情。诗中以“逢花却忆故园梅”开篇,巧妙地将眼前的梅花与遥远的故乡梅花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怀念。接着,“雪掩寒山径不开”一句,不仅描绘了冬日雪景的清冷与寂静,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明月愁心两相似”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明月与诗人的心境相互映照,都充满了愁绪,这种比喻手法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最后,“一枝素影待人来”则以梅花为载体,寄托了诗人对于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期待有人能理解并分享这份孤独与愁绪的心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传达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和内心的孤独感,展现了古代文人面对离别与思念时的细腻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夏完淳

夏完淳
朝代:明   字:存古   号:小隐   籍贯:明松江府华亭县(现上海市松江)   生辰:1631~1647

夏完淳(1631年10月4日—1647年10月16日),乳名端哥,别名复,字存古,号小隐,又号灵首。民族英雄,明末(南明)诗人,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人,祖籍浙江会稽。为夏允彝之子,师从陈子龙。夏完淳自幼聪明,有神童之誉,“五岁知五经,七岁能诗文”,14岁随父抗清。其父殉难后,他和陈子龙继续抗清,兵败被俘,不屈而死,年仅十六岁。以殉国前怒斥了洪承畴一事,称名于世。有《狱中上母书》等。
猜你喜欢

孟子.忧忧喜喜

骨肉真情出不期,捐阶盖井我何知。

风埃满目閒来往,天性曾无一点疵。

(0)

咏史·其八蜀先主

如流岁月几沾襟,侍立霜严剧苦心。

说与刘璋无怨怒,有人驱虎入山林。

(0)

咏史·其八谢安

宣元社稷等沉沦,不了昌明道子身。

夺得桓苻二贼手,付与赵牙张贵人。

(0)

咏史.庞士元

放虎山林计已非,蛟龙云雨意犹迟。

士元骥足思腾踏,盍在刘琮不告时。

(0)

咏史.卢怀慎

菜耳杯盘冷似水,开元天下煖如春。

唐人不识调羹手,把作姚崇伴食人。

(0)

咏史·其一王导

不听君王到寿春,肯容曲允起咸秦。

茂弘周顗浑无晋,何但琅琊不是亲。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