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王巩南迁初归二首·其一》
《次韵王巩南迁初归二首·其一》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问君谪南宾,野葛食几尺。

逢人瘴发黄,入市胡眼碧。

三年不易过,坐睨倚天壁。

归来貌如故,妙语仍破镝。

那能废诗酒,亦未妨禅寂。

愿为尚书郎,还赐上方舄。

(0)
注释
谪:贬谪,被贬官。
野葛:野生的葛根,古代食物。
瘴发:因瘴气而面色发黄。
倚天壁:形容极度孤独,只能依靠墙壁。
上方舄:古代官员所穿的官鞋,象征高位。
翻译
请问您被贬到南宾,吃了多少野生葛根?
遇到的人都因瘴气脸色发黄,市场上的胡人眼睛却像碧玉般明亮。
这三年过得艰难,只能靠墙坐着,仰望天空。
回来后容貌依旧,但智慧的话语依然犀利。
怎能放弃诗酒,也不能阻止我追求禅定的心境。
我希望能担任尚书郎,再穿上皇帝赏赐的官鞋。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在异乡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的作品。首句"问君谪南宾,野葛食几尺"通过询问与南宾(地名)相遇的人,是否也像自己一样,在外地以野生的葛根为食,表达了对远方家乡的思念和在异乡的艰苦生活。

接着"逢人瘴发黄,入市胡眼碧"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与他人相遇时的情景,他们或因病而面色发黄,或是外族人的眼睛呈现碧绿色,这些细节展示了异乡生活中的多元文化和个人健康状况。

"三年不易过,坐睨倚天壁"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在困境中寻找心灵依托的情形。"归来貌如故,妙语仍破镝"意味着即使回到熟悉的地方,外表看似未变,但内心的智慧与言辞却更加锐利。

诗人接着写道"那能废诗酒,亦未妨禅寂"表明尽管身处困境,诗歌和饮酒仍是他安慰自己、保持内心平静的方式。这两者在古代文化中往往被视为文人寄托情感和超脱世俗的手段。

最后,"愿为尚书郎,还赐上方舄"则是一种对未来职位提升的期望,以及希望得到上级的赏识与支持。方舆,即古代官员乘坐的车辆,这里象征着荣誉和地位的象征。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景物烘托,展现了诗人在异乡的生活体验以及对未来美好愿望的寄托。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客泸闻渝事有感·其四

干戈转眼换三朝,血海刀丛结死交。

鹊起固难栖帝馆,鹿肥终得借君庖。

言深患难兼金答,唱到兴亡碎玉敲。

花实不成枝叶乱,南旌多事责苞茅。

(0)

寄陈仁先

潇洒陈孟公,有俗无不弃。

手写咏菊诗,闭门自成世。

将花入性情,不触色香味。

千曲无尽思,萧寥在肠胃。

昨梦坐茅庵,君持菊谱至。

上粘乾叶花,枝枝有题记。

笑指枯目僧,谓是花中意。

觉来浑不解,清境倏已逝。

明月满竹林,独照无梦地。

萧寥复萧寥,高天动寒吹。

(0)

去县日,僚友饯于黄州二赋堂,泛舟赤壁留别

赤壁来游带月归,东坡行处證依稀。

鹘巢瞰树摩苔碣,鹤梦横江掠羽衣。

夜话承天闲有味,春寻安国近相依。

义尊还似当年意,座上诗成酒共挥。

(0)

前后蜀杂事诗·其五

龙衮分明帝像尊,谁来法驾召唐魂。

元元皇帝青牛去,剩有铜羊一角蹲。

(0)

次韵瑞臣春望

老更伤春滞帝城,海天南际是柴荆。

百花无主谁司命,一雨何悭急洗兵?

官道马骄新绿满,禁林鸦散暮烟横。

家家上冢知寒食,早晚山陵傥顾成。

(0)

俶玉石遗倡和叠韵见及因同城东风浴即事次韵

北风吹雁作行回,引得閒鸥日日来。

贫乏山赀难并隐,老输诗律敢量才?

古松历劫供谈麈,秋藕留花劝禊杯。

皮骨幸存得相对,莫挥尺涕为人哀。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