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静室》
《静室》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静为山之仁,静复冬之贞。

偶来阅冬山,真称斯室名。

归根万叶落,复始诸虑澄。

于焉契筦倪,讵止畅吟凭。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静室》,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诗中以“静”为主题,描绘了在冬日山中静室中的感受与思考。

首句“静为山之仁,静复冬之贞”,以“静”字开篇,将静谧的环境与山的仁厚、冬的坚贞相联系,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宁静的氛围。接着,“偶来阅冬山,真称斯室名”,诗人偶然来到这冬日的山中,发现这里与静室的名字相称,进一步强调了环境与名字的契合。

“归根万叶落,复始诸虑澄”,描述了落叶归根的自然景象,象征着万物的循环与回归,同时也暗示了内心的平静与清明。最后,“于焉契筦倪,讵止畅吟凭”,表达了在此静室中,诗人不仅得到了心灵的慰藉,更找到了创作的灵感,畅快地吟诵诗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静谧环境的感悟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体验,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追求和谐、宁静与自我超越的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秋昼苦热与李槎寄施韨堂坐澹怀轩即事有作·其二

行吟坐啸三间屋,饭罢眠馀一碊茶。

不惯逢迎如隐客,未偿笔墨似逋家。

元之笺疏专门重,白也诗篇浪迹赊。

要与陈人同寂寞,晚风消受贝多花。

(0)

秋夜闻涛图为石乐莘国任作歌

世事矜奇宁有□。□先□□□水。

一官局促冷无比,耐可置身千万里。

白波中来悸欲死,耳聒侏?目恢诡。

坐荫多罗树深底,种杏非坛槐非市。

片席何为设于是,而今乃见徂徕子。

前年螺江别,一船□图史。

卓尔宋山长,依然秦博士。

经解驳而铿铿,笔纵横而纚纚,亦战膏粱濯纨绮。

得静者机抉其理,谓根群动动如□。

秋风拉瑟秋涛起,作彻夜声喧未已。

忽如迅霆奋地纪,忽如飙轮干嵔㠥。

又如五兵所向纷披靡,之子嗒然槁梧倚。

以无闻参有闻旨,是为静摄动则尔。

涛声在海不在纸,以纸写涛亦枝指。

卷图还子笑相视,此意勿语坳堂蚁。

(0)

题谢颂臣师生圹·其二

游山有癖惯驱车,风水休言习未除。

赢得少君他日便,无须卜地到堪舆。

(0)

题谢颂臣师生圹·其一

几人旷达似先生,择地为坟手自营。

料得山灵应窃喜,他时饱听苦吟声。

(0)

题谢君生圹

水秀山环草木荣,细寻龙脉筑佳城。

罗盘好自占方向,墓石曾亲写姓名。

半世逍遥囊有句,一身健在冢生荆。

他年蹑屐登高去,服得仙芝羽蜕轻。

一山如画静云烟,好證先生翰墨缘。

矍铄人宜添鹤算,绵长地已得牛眠。

不须死后坟留剑,只要生前酒作泉。

寿域铺张延客席,依然世上活神仙。

磊落襟怀绝点尘,一斑文字见精神。

浮沉世事休相问,生死关头敢认真。

村女踏歌疑吊客,山灵虚左待诗人。

定知马鬣千秋在,为禁樵苏垄草新。

(0)

自题题画·其三

濛濛雨意酿芳堤,秋色排空半已迷。

寻胜且携双不借,浇愁更有古偏提。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