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霜扫蕃庑,岂为一草木。
方春万物遂,苑籞及冰谷。
乾坤本平施,憎爱岂有属。
不应怀偏悭,独遇吾党酷。
奇穷坐迂疏,此事计已熟。
如何半世间,生理常刺促。
清霜扫蕃庑,岂为一草木。
方春万物遂,苑籞及冰谷。
乾坤本平施,憎爱岂有属。
不应怀偏悭,独遇吾党酷。
奇穷坐迂疏,此事计已熟。
如何半世间,生理常刺促。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程俱的《秋夜写怀呈常所往来诸公兼寄吴兴江仲嘉八首》中的第八首。诗中以秋夜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情冷暖的感慨。
首句“清霜扫蕃庑,岂为一草木”,描绘了秋霜降临,扫过蕃庑(泛指广阔的田野),似乎不是为了某株草木,寓意着自然界的无情与公正。接着,“方春万物遂,苑籞及冰谷”两句对比春日万物生长与冬日冰封大地的情景,表达了自然界循环更替的规律。
“乾坤本平施,憎爱岂有属”揭示了天地间公平无私的本质,与后文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人间的偏私与不公。诗人感叹“不应怀偏悭,独遇吾党酷”,批评社会上存在的偏心和残酷对待朋友的现象,表达了对公正与善良的向往。
“奇穷坐迂疏,此事计已熟”则指出自己因性格或行为上的疏远而遭受不公,暗示了诗人可能在某些方面与主流社会格格不入。最后,“如何半世间,生理常刺促”表达了对生活艰辛、世态炎凉的深切感受,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差距的无奈与哀叹。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人文关怀。
既云拙进取,复不事生产。
厌厌在世中,岁月供偃蹇。
亲戚或相诮,妻孥亦愤懑。
一编聊自娱,浩歌秋已晚。
文字期永世,所托良非远。
新晴气象分,天高片云卷。
流盼悦时景,冲襟得萧散。
如何倦游子,劳劳不顾返。
人生忽旦暮,聚散如飘蓬。
谁能联同气,常此杯酒通?
阿弟开家宴,樽喜北海融。
分盏量酒户,即席传诗筒。
墨公讲丰韵,咏物格调工。
大川重义侠,击筑悲歌雄。
敬亭妙挥洒,肆应才不穷。
汝贻排酒阵,豪饮如长虹。
顾我徒老大,小技惭雕虫。
最后易堂至,谐谑生春风。
会者此七人,恰与竹林同。
中和连上巳,花柳烟溟濛。
三春百年内,几消此颜红。
卜昼更卜夜,拟宿松堂中。
半天突兀斗姥阁,星河晓向檐前落。
春来拾级一登临,四野苍茫时自若。
莺啼花老春渐深,东风作恶吹荒林。
白云遥遥望仙境,彷佛犹闻钟磬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