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神宫监四首·其一》
《神宫监四首·其一》全文
明 / 虞淳熙   形式: 古风

奉帚陵园洗白莼,若为露下倍伤神。

秦宫耐可花前死,忍向秋风哭圣人。

香烟遥接白云平,原上金灯夜夜明。

山鬼萝衣挽秋驾,青冥有路不教行。

黄花镇外拥胡兵,万马驱来山几层。

难去宫中报天子,朝朝只是拜长陵。

(0)
鉴赏

这首明代虞淳熙的《神宫监四首(其一)》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哀婉的画面。诗人以奉帚扫墓的场景开篇,表达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奉帚陵园洗白莼",形象地写出清扫陵园的细致与肃穆,白莼象征着纯洁和哀思。

"若为露下倍伤神",进一步渲染了在清晨露水中的哀伤情绪,露水滴落似乎加重了诗人内心的悲痛。接下来的诗句"秦宫耐可花前死,忍向秋风哭圣人",将逝者比喻为秦宫中的花,暗示其高贵的身份,即使面对秋风,诗人仍忍不住哭泣,表达了对圣人的敬仰和哀悼之情。

"香烟遥接白云平,原上金灯夜夜明",通过缭绕的香烟和夜晚明亮的金灯,营造出一种超凡而又凄凉的祭祀氛围,寄托了无尽的哀思。"山鬼萝衣挽秋驾,青冥有路不教行",运用神话意象,写山鬼也无法挽留逝者,暗示了生死阻隔的无奈。

最后两句"黄花镇外拥胡兵,万马驱来山几层",则转而描绘现实的战争情境,与前面的哀悼形成鲜明对比,揭示出时代的动荡不安。"难去宫中报天子,朝朝只是拜长陵",诗人表达了无法将哀情传达给当政者的苦楚,只能每日对着陵墓祭拜,表达了对逝者深深的怀念和对时局的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哀悼圣人和描绘战争,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作者介绍

虞淳熙
朝代:明

虞淳熙(1553年-1621年),字长孺,浙江钱塘人。生下来睡着不闭眼。曾任兵部职方事、礼部员外郎等职,曾隐居于回峰。著有《虞德园集》、《孝经集灵》1卷。
猜你喜欢

卢舜徒太守送余至天津留别

谁信黔西去,相随泛海云。

明知终欲别,只为惜难分。

老泪不空洒,此情倾向君。

桃花潭水意,岂独古人闻。

(0)

别江右·其三

已知民力竭,仰屋强持筹。

到处分铜虎,谁能运木牛。

檄书频夜至,飞挽几时休。

幸荷皇天佑,无贻覆餗忧。

(0)

庚辰重午阎百诗徵君招饮楚州城西之湖因有学士湖之目且举太白沔州诗为起句赋诗见赠余愧不能承也辄成二十韵奉答

郎官爱此水,因号郎官湖。

吾来客楚州,迹与曩哲殊。

三年历传舍,炎雪劳驰驱。

瓜期偶息影,偷闲亦须臾。

主人敬爱客,放棹携百壶。

绣幕漾云水,牙樯狎鸥凫。

纷纷角黍筵,画舫凌虚无。

灵均日已远,节物留欢娱。

欢娱亦何有,清赏在吾徒。

谈笑惬素心,至乐非笙竽。

主人今谪仙,胸有骊龙珠。

乃援沔州例,标此名胜区。

我名以湖传,佳境恐厚诬。

虽为香案吏,本是山泽臞。

家园滏水阳,三径行就芜。

中宵剧归梦,猿鹤勤招呼。

身随彩丝系,病藉艾草苏。

笑此朱夏天,清霜点鬓须。

虚名重刻画,丽句重操觚。

君诗勿传播,冯夷定揶揄。

(0)

人日寄杜少汘朱

微风晴影散花砖,社鼓傩歌动野烟。

春到柳边才七日,人怀河上已经年。

伾山芳草堪怜后,瓠水桃花未发前。

好著一鞭来草舍,莫教愁对絮漫天。

(0)

咏镜

阿房宫中星万点,荧荧绮户秋波滟。

当年对此知何人,香销腻玉愁云掩。

照胆铸成粉黛悲,三千宫女敛蛾眉。

骊山未毕重瞳入,咸阳三月青磷窥。

自从埋照归东海,苔封水浸寒光在。

洗出窗前皎月生,那知朝市浮云改。

绛气连朝瞩太清,一泓秋水淡空明。

红颜阅历知多少,霜鬓怜予亦有情。

(0)

喜吴天章至自蒲坂

久违冰雪后,相对两萧然。

有榻留徐稚,无钱与郑虔。

更深重话旧,烛剪欲忘眠。

不识千秋后,诗篇若个传?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