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是浮萍郎似花。花随风去落天涯。
浮萍只恋池中水,花性飘扬不恋家。
妾是浮萍郎似花。花随风去落天涯。
浮萍只恋池中水,花性飘扬不恋家。
这首诗以“妾是浮萍郎似花”开篇,巧妙地将女性比作随波逐流的浮萍,而男性则比作随风起舞的花朵,形象地描绘了男女之间情感的流动与差异。浮萍象征着女性的被动与随遇而安,而花朵则代表男性的主动与追求自由。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性别角色的传统观念,也反映了个体在情感世界中的不同定位。
“花随风去落天涯”,进一步展现了男性角色的主动性和流动性,他如同随风飘荡的花朵,可以远行至天涯海角,暗示了男性在传统社会中往往承担着探索、冒险和追求的重任。而“浮萍只恋池中水”,则强调了女性角色的相对固定性和依赖性,她们如同池塘中的浮萍,只能在特定的环境中生存,表达了女性在传统社会中多被限制于家庭和日常生活的现状。
最后一句“花性飘扬不恋家”,是对男性角色性格的总结,强调了男性追求自由、不受束缚的天性,与“浮萍只恋池中水”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男女在情感和生活态度上的差异。整首诗通过比喻和对比,深刻探讨了男女在情感和生活选择上的不同,以及这些差异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
莫恨兹游晚,秋高兴更清。
云深山寺远,水落野桥横。
路入湖心去,僧来谷口迎。
仆夫携酒至,下马忽闻莺。
陶令辞折腰,达生愧形役。
余无腰下组,欣得附遗逸。
志爱名山游,不待婚嫁毕。
访古入栗里,摩挲醉翁石。
颓然苍烟中,宛尔面犹识。
茅屋隐在望,五柳共萧瑟。
云山何渺渺,巾车日将夕。
瓦雀鸣檐端,稚子候门隙。
凡物良有依,孤生贵所适。
朗咏田园篇,千载竟不隔。
离居久相思,乍见人情喜。
各从远方来,相知若伊始。
晴空泛秋湖,天际水瀰瀰。
中流将焉如,东西非所拟。
微风送轻舟,䬃入芦丛里。
村家插新标,有酒清且旨。
渔人近前问,银鱼初出水。
美物应佳节,及时在我尔。
涤盏欣对酌,高情讵能已。
言旋发清歌,夕阳下西涘。
童冠乐何如,点也千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