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陈教谕》
《赠陈教谕》全文
宋 / 熊鉌   形式: 古风

每惟斯道南,七闽小邹鲁。

考亭四书学,日月行万古。

我生亦何幸,私淑欣有遇。

南来证文献,令人动遐虑。

斯文欠统一,正学真一缕。

莆阳礼义国,敛衽殷黼冔。

缅思东湖集,复斋接前绪。

至今耆俊多,渊源此其祖。

德闳有闻孙,邂逅快披睹。

儒先教化地,师传盛称誉。

教成畀邻邦,祖训有遗矩。

岂但美彼芹,更思甘棠树。

一邑召可行,尽分皆有补。

十室有忠信,矧此万家聚。

派近源可寻,我来重瞻溯。

当年弦诵声,溪水自东注。

典刑前辈人,溪山正堪数。

安得杖屦陪,安溪溪头路。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年至元初的诗人熊鉌赠予陈教谕的作品,表达了对福建地区学术文化的敬仰和对教育传承的赞美。诗中提到福建南边的学术氛围浓厚,犹如古代的邹鲁之地,特别是考亭的四书学说影响深远。诗人感到幸运能亲承教诲,南来的学者们丰富了文献,让人深感忧虑的是学术的统一性有待加强。福州莆阳一带以礼仪之邦著称,东湖集和复斋延续着前人的学术传统,培养出众多才俊。陈教谕作为儒家教育的后继者,其贡献不仅限于本地,也惠及邻邦,如同美芹和甘棠之惠。

诗人感慨万分,希望能亲身追随这样的教育传统,沿着溪流追寻先贤的足迹。他还提及了当年学子们的读书声回荡在溪边,前辈们的典范犹在眼前。他期待有机会陪伴在安溪溪头,感受这份深厚的教育氛围。整首诗体现了对教育价值的重视和对学术传承的热忱。

作者介绍

熊鉌
朝代:宋   字:去非   号:勿轩   籍贯:建宁建阳   生辰:1253—1312

(1253—1312)建宁建阳人,字去非。初名铄,字位辛。号勿轩,一号退斋。度宗咸淳十年进士。授汀州司户参军。入元不仕。幼志于濂、洛之学,从朱熹门人辅广游,后归武夷山,筑鳌峰书堂,子弟甚众。有《三礼考异》、《春秋论考》、《勿轩集》等。
猜你喜欢

九字梅花咏

昨夜西风吹折千林梢,渡口小艇滚入沙滩坳。

野桥古梅独卧寒屋角,疏影横斜暗上书窗敲。

半枯半活几个擫蓓蕾,欲开未开数点含香苞。

纵使画工奇妙也缩手,我爱清香故把新诗嘲。

(0)

游晋祠

官闲屏骑从,意行无涧冈。

青山尽处山口转,清溪宛与青山长。

古城尚隔叔虞庙,水气先入单衣凉。

溪行不十里,乔木森千章。

灵泉万古流不竭,荡云沃日摇精光。

素月落圆甃,青天入方塘。

棹歌中流箫鼓发,击波惊起双鸳鸯。

脚踏船舷掖两生,明月照我欹巾裳。

两生为我歌,与子嚼一觞。

兴来洒墨三四行,使汝名似湛辈香。

歌罢忽惆怅,欲归且徜徉。

清风明月本自无尽藏,青山绿水何处非吾乡。

世閒风波老可畏,物外日月初不忙。

安得此溪化作百斛酒,狂吟大醉三万六千场。

一朝忽骑赤鳞去,归来晋溪流水依旧空茫茫。

(0)

孟冬苦寒滇南之行留别江阳亲友·其一

昆池滇峤廿年游,白首重来未得休。

靖节诗篇形赠影,庄周呼应马兼牛。

江花品藻春红隔,城阙凝光暮紫浮。

赏菊探梅还忆我,相思莫吝置书邮。

(0)

夕阳

抹野衔山影欲收,光浮鸦背去悠悠。

高城半落催鸣角,远浦初沈促系舟。

几处闺中关绣户,何人江上倚朱楼。

凄凉独有咸阳陌,芳草相连万古愁。

(0)

送陆务观福建提仓

觥船相对百分空,京口追随似梦中。

落纸云烟君似旧,盈巾霜雪我成翁。

春来茗叶还争白,腊尽梅梢尽放红。

领略溪山须妙语,小迂旌节上凌风。

(0)

题青泥市萧寺壁

雄气堂堂贯斗牛,誓将直节报君仇。

斩除顽恶还车驾,不问登坛万户侯。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