坱圠有同色,雪深云未开。
终南晴夜月,彷佛似登台。
坱圠有同色,雪深云未开。
终南晴夜月,彷佛似登台。
这首诗描绘了法华台在雪夜中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禅意之深。
首句“坱圠有同色,雪深云未开”,以“坱圠”形容广阔无垠的景象,同时点明了环境的色调——一片洁白的雪色,而云层尚未散去,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神秘的氛围。这里运用了色彩对比的手法,将雪的白与云的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纯净的世界之中。
接着,“终南晴夜月,彷佛似登台”,诗人将视线转向远处的终南山,在晴朗的夜晚,一轮明月高悬,照亮了山峦,使得整个山景显得更加清晰。此处的“登台”不仅指实际的登山行为,更象征着心灵的攀登,即在精神层面达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高度。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法华台雪夜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禅宗思想的深邃,既体现了诗人对美的欣赏,也蕴含了对精神境界的向往。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巧妙的比喻,诗人成功地将视觉、听觉、情感等元素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了一幅富有意境的画面,让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风摆莲衣乾,月背鸟巢寒。
文鱼翻乱叶,翠羽上危栏。
虫鸣归旧里,田野秋农闲。
即事敦夙尚,衡门方再关。
夕阳入东篱,爽气高前山。
霜蕙后时老,巢禽知暝还。
侍臣黄枢宠,鸣玉青云间。
肯想观鱼处,寒泉照发斑。
共许徐方牧,能临河内人。
郡移棠转茂,车至鹿还驯。
吏事嘉师旅,鸳行惜搢绅。
别心倾祖席,愁望尽征轮。
紫诰徵黄晚,苍生借寇频。
愿言青琐拜,早及上林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