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王给事观殿试唱名·其三》
《次韵王给事观殿试唱名·其三》全文
宋 / 韩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漠漠春云晚自生,广寒宫里未为清。

花深曲水潺湲出,柳暗长廊胧?明。

月近频移鳷鹊影,庭空自乐鸟乌声。

此时欲寄王摩诘,字字烦君子细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春日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春云、广寒宫、潺湲的流水、暗绿的柳树、朦胧的月色以及自由自在的鸟鸣等元素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既清幽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首联“漠漠春云晚自生,广寒宫里未为清”中,“漠漠”二字描绘了春云弥漫的景象,给人一种朦胧而深远的感觉。“广寒宫”本是神话中的月宫,此处用来象征高远而清冷的世界,但诗人却说“未为清”,暗示了这种清冷之中隐藏着某种难以言喻的孤独与哀愁。

颔联“花深曲水潺湲出,柳暗长廊胧?明”进一步展开画面,通过“花深”、“曲水”、“潺湲”、“柳暗”、“长廊”等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静谧。潺潺的流水与暗绿的柳树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景图,同时“胧?明”一词则增添了几分朦胧之美,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富有诗意。

颈联“月近频移鳷鹊影,庭空自乐鸟乌声”则将视角转向夜晚,月亮的临近使得鳷鹊(一种鸟类)的影子在地面上频繁移动,而庭院中鸟儿和乌鸦的叫声则显得格外悦耳,形成了一种和谐而自然的音律。这一联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不仅描绘了夜景的宁静与和谐,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

尾联“此时欲寄王摩诘,字字烦君子细更”表达了诗人想要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唐代著名画家、诗人王维(字摩诘)的作品中,希望读者能够细细品味其中的意境与情感。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王维作品的敬仰,也流露出了一种期待与渴望,希望能够通过文字传达出自己复杂而微妙的情感世界。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意而又略带哀愁的春日夜晚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追求与向往。

作者介绍

韩驹
朝代:宋   字:子苍   号:牟阳   籍贯:陵阳仙井(治今四川仁寿)   生辰:1080~1135

韩驹(1080~1135)北宋末南宋初江西诗派诗人,诗论家。字子苍,号牟阳,学者称他陵阳先生。陵阳仙井(治今四川仁寿)人。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徽宗政和初,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后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1123)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高宗立,知江州。绍兴五年(1135)卒。写诗讲究韵律,锤字炼句,追求来历典故,写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有《陵阳集》四卷,今存。 
猜你喜欢

挽俞汉远

早有声华动里闾,偶从戍役入皇都。

淋漓翰墨人争羡,洒落襟怀世罕如。

荐剡交驰期效用,邯郸梦断竟长驱。

旧游凋谢诚堪悼,蒿里歌残重叹吁。

(0)

挽郑佥宪父

把剑频年赋式微,故乡迥隔未能归。

侨居种德推华阀,教子成名著绣衣。

锦敕褒荣恩甫降,灵椿凋谢世先违。

忝联桑梓闻哀讣,楚些歌残涕泪挥。

(0)

挽僚友余得祥御史

秋水精神气浩然,为郎青琐已多年。

从龙紫塞恩曾沐,历政黄门秩屡迁。

素志未忘三釜养,丹心常在五云边。

那堪遽赴修文召,痛哭芳魂隔九泉。

(0)

寄欧阳宣隐书

石室巍峨傍涧隈,尝瞻蜃气结楼台。

合澜洲并银涛涌,卧象山高锦帐开。

交谊半生嗟契阔,宦游何日赋归来。

无由缩地成惆怅,伐木歌残首屡回。

(0)

金台别意图

荆南山水清且幽,钟英毓秀多儒流。

易君抱负更磊落,翩翩文采珊瑚钩。

髫年讲学郡庠里,旦夕孜孜究经史。

去年折得蟾宫枝,烨烨才名动都鄙。

朅来鼓箧游辟雍,桥门观听何从容。

纳交得友天下士,器业日广德愈充。

今春校艺南宫下,乙榜荣登倍声价。

拜官典教出名藩,文星炳焕人争讶。

朋簪追饯驻金台,台畔离筵迤逦开。

金杯错落玉壶倒,凤笙龙管声相催。

潞州昔是繁华地,俗厚民淳敦礼义。

人物犹称豫让贤,山川独数壶关异。

嗟人所患在为师,能习旧闻新亦知。

惟学不厌诲不倦,传道解惑何难为。

胡瑗昔教苏湖学,分经治事大振作。

至今史传称楷模,赫赫声华俨犹昨。

勉旃此去继其踪,弘开绛帐临春风。

济济青衿列讲下,辨疑析难咸畅通。

多君质美年方艾,志蕴经纶镇长在。

暂将时雨化菁莪,廊庙需材应有待。

(0)

咏赵烈女

人言慷慨轻生易,只有从容就义难。

说起玉颜贞烈事,风吹老鬓鬓毛寒。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