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
《夏》全文
宋 / 程颢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百叶盆榴照眼明,桐阴初密暑犹清。

深深重幕度香缕,寂寂高堂闻燕声。

(0)
鉴赏

这首宋朝程颢的《夏》描绘了一幅夏日静谧的画面。首句"百叶盆榴照眼明",生动地展现了石榴花开得繁盛,鲜艳的花朵映入眼帘,犹如点亮了夏日的一抹亮色。"桐阴初密暑犹清"则描绘了梧桐树荫开始浓郁,尽管暑气未消,但凉意已生,显得清新宜人。

接下来的两句"深深重幕度香缕,寂寂高堂闻燕声"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深深重幕"暗示室内布置雅致,而"度香缕"则通过香气的飘散,传达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气息。最后,"寂寂高堂闻燕声"以细微的燕鸣声衬托出高堂的寂静,增添了夏日午后特有的生动与和谐。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的景象,既有热烈的花果,又有清凉的树荫,更借燕鸣声传递出生活的宁静与惬意,体现了诗人对夏日生活的独特感受和欣赏。

作者介绍
程颢

程颢
朝代:宋   字:伯淳   籍贯:洛阳(今属河南)   生辰:1032-1085

程颢(hào)(1032年—1085年7月9日)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世居中山(今保定定州),后从开封徙河南(今河南洛阳)。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理学的奠基者,“洛学”代表人物。程颢为嘉祐年间进士,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在学术上,程颢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
猜你喜欢

过马氏宫址·其一

此地当年歌舞盈,沈沈别殿台二更。

一时粉黛齐同首,东野新填乐府成。

(0)

杂咏·其二十

中夜理瑶瑟,未理百忧结。

欲弹旧时声,中曲双呜咽。

手爪非不同,芳华有时竭。

丝桐尔何知,应我心中节。

挥谢不复调,徒使肝肠绝。

(0)

黄补之广文以孝烈朱孺人蝴蝶画扇遗迹属题·其四

长得置君怀袖中,看花容易又秋风。

贞心不与时寒燠,何事诗人赋草虫。

(0)

辛未九月廿一日,小集壶园赏菊,同人各以诗见贻,更唱迭和勉为酬答,共得诗八章合录之,聊纪一时之兴·其六

谈笑鸿儒集草堂,壶园风月共平章。

新诗自觉相形绌,老笔还如遇敌强。

蠹简陈编心欲醉,蝇头细字眼犹光。

学规试问胡安定,可有闲情及咏觞。

(0)

哭郭惺予广文,寄示雪村

交游感聚散,依依胡与郭。

吾门方竞爽,何堪一个弱。

丧予忽兴嗟,助我更谁索。

忆结文字缘,相投针芥若。

音自弦外来,香从纸上著。

瑜亮并一时,醇醪独尔酌。

业精遇偏奇,秋风滞雕鹗。

顾尔同门友,飞潜何落落。

钟镛不远响,寥寥两木铎。

林宗幸同舟,郗生并入幕。

去年江城游,获遂素心乐。

朝出而暮归,栖栖两病鹤。

岁晚各分手,载订重来约。

明月共千里,无端惊梦噩。

岂修天上文,不插尘中脚。

应念燕台客,骏骨伤寂寞。

老马悲其群,霜钟应于洛。

平生几知己,天涯自寥廓。

有道碑待镌,千秋将有托。

甚矣叹吾衰,斯人其可作。

(0)

冯子良太守重客吉州,喜得晤叙,别后题李明斋画《古梅双栖白头翁图》寄意,次韵答之,并致明斋·其三

妙手能移造化不,多惭清福问前修。

两翁恰有无言契,鸟语花香在笔头。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