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满江红·其一九日登凌欹台》
《满江红·其一九日登凌欹台》全文
宋 / 沈瀛   形式: 词  词牌: 满江红

姑孰名邦,黄山畔、古台巍立。

秋渐老、重阳天气,郊原澄碧。

隐隐西州增远望,长江一带平如席。

怅英雄、千古到如今,空遗迹。吴太守,文章伯。

寻胜事,酬佳节。拥笙歌千骑,遍游南陌。

襟带江城当一面,折冲千里无强敌。

更行看、击楫溯中流,妖氛息。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山水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事迹的怀念和历史沧桑的感慨。开篇“姑孰名邦”即点出了江南的美丽景色,而“黄山畔、古台巍立”则勾勒出一幅雄伟的画面,古台在黄山脚下的设定,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接着,“秋渐老、重阳天气,郊原澄碧”通过对季节和自然景观的描绘,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情调。重阳,即双九节,古人认为这是秋意浓厚之时,而“郊原澄碧”则展示了大自然在这个季节里的宁静与美丽。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历史的回顾,“怅英雄、千古到如今,空遗迹”表达了对昔日英雄事迹的怀念之情,以及面对历史遗迹时的无奈与感慨。随后的“吴太守,文章伯。寻胜事,酬佳节。”则是诗人通过向历史上的名将、文学家致敬,以此来表达自己对于过去英雄和文化盛世的追思。

最后,“拥笙歌千骑,遍游南陌。襟带江城当一面,折冲千里无强敌。”描绘了一幅诗人与友人一同骑马游历、怀念古人功业的画面。这一部分通过对历史上英勇事迹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时代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不满。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相结合,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反映出宋代文人的历史意识和审美追求。

作者介绍

沈瀛
朝代:宋

沈瀛[yíng],字子寿,号竹斋,绍兴三十年进士。吴兴归安(今浙江湖州市)人。生卒年不详。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历官江州守(今江西九江)、江东安抚司参议。有《竹斋词》1卷,明吴讷《唐宋名贤百家词》本,《□村丛书》本。
猜你喜欢

罗浮山中四首·其二

珠宫琳阙结为邻,长日云林学采真。

丹灶半沉惟有碣,桃源虽在却迷津。

梅花开处空劳梦,蝴蝶飞来不着身。

频向羽流相借问,相逢谁是姓黄人。

(0)

发油田

猿声远近应,出户尽烟峦。

地僻日光薄,林交山气寒。

芋田数亩在,茅屋几家残。

独有罗山色,遥从雪里看。

(0)

上元宿半座庵

寺隐山将暮,良宵不忍眠。

松花香塔后,溪水到门前。

隔岸山歌起,诸村烟火连。

冷然僧梵后,深坐一灯悬。

(0)

秋至

秋至一何好,新凉气候清。

井梧当槛落,海月入窗明。

燕别草堂垒,鸿流关塞声。

天涯有知己,此夜念孤征。

(0)

寿黄澹轩·其二

精神龙马雪盈头,踪迹曾同大隐流。

何必中山千日醉,百壶春酒问罗浮。

(0)

自河头入山·其二

野花黄白涧桃红,行尽千山路未穷。

莺语不离春树里,马蹄多入瀑声中。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