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里莺声,半村花气,南郊迤逦,归樵遥指君家近。
屋头湿翠,窗眼疏香,溅裙水涨,落灯风紧。
准拟携琴,也思侧帽,与细笺离恨。
渡斜桥、背山郭,一片酒旗作阵。隐隐。
讵知连日,烟迷楚岫,柳鬓全低,雪压吴天,兰心乍困。
赢得倚遍雕阑日晚,吹彻玉箫凉嫩。
况添西楼,夜窗疏雨,滴碎人方寸。
便有日、访溪梅,多管落英铺粉。
五里莺声,半村花气,南郊迤逦,归樵遥指君家近。
屋头湿翠,窗眼疏香,溅裙水涨,落灯风紧。
准拟携琴,也思侧帽,与细笺离恨。
渡斜桥、背山郭,一片酒旗作阵。隐隐。
讵知连日,烟迷楚岫,柳鬓全低,雪压吴天,兰心乍困。
赢得倚遍雕阑日晚,吹彻玉箫凉嫩。
况添西楼,夜窗疏雨,滴碎人方寸。
便有日、访溪梅,多管落英铺粉。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江南冬日的静谧景象,充满了诗意和情感。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莺声、花气、湿翠、疏香、水涨、落灯、酒旗、烟迷、楚岫、柳鬓、雪压、吴天、兰心、雕阑、玉箫、夜窗、疏雨等,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词的开头“五里莺声,半村花气,南郊迤逦,归樵遥指君家近”,以生动的听觉和嗅觉描写,展现了春日郊外的生机勃勃,归家的樵夫指引着前往友人家的方向,营造出一种温馨而亲切的气氛。
接着,“屋头湿翠,窗眼疏香,溅裙水涨,落灯风紧”四句,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江南冬日特有的景色——屋檐下翠绿的植被,窗户透出淡淡的香气,水面因雨水而上涨,灯火在寒风中摇曳,这些细节共同构成了一个宁静而略显寂寥的画面。
“准拟携琴,也思侧帽,与细笺离恨”三句,表达了词人想要探访友人,却因某些原因未能成行的心情,通过携琴、侧帽、写离恨笺等行为,展现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相聚的渴望。
“渡斜桥、背山郭,一片酒旗作阵”描绘了词人想象中的场景,通过斜桥、山郭和酒旗,进一步渲染了探访友人的期待与向往。
“隐隐。讵知连日,烟迷楚岫,柳鬓全低,雪压吴天,兰心乍困”几句,通过烟雾缭绕的山峰、低垂的柳枝、被雪覆盖的天空和略感困顿的兰花,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变化,同时也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最后,“赢得倚遍雕阑日晚,吹彻玉箫凉嫩。况添西楼,夜窗疏雨,滴碎人方寸”几句,通过倚栏、吹箫、夜雨等意象,表达了词人在等待与思念中的孤独与深情,以及对友人到来的期盼。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词人对友情的珍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南溪秋水深沦涟,南村美人来采莲。
莲花灼灼叶田田,芳桂轻桡兰作船。
采采红莲几成束,莲枝交衮相撑绿。
莲蕊满衣金粉扑,莲子为杯叶为足。
唱歌相并画舸舷,愿得采贤如采莲。
樊姬昔时进燕赵,几人精彩朝霞鲜。
中有二人贤于己,柔明婉顺君王前。
堪嗤羊侃锦绣妾,艳歌留怨朱丝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