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全文
清 / 俞樾   形式: 词  词牌: 木兰花慢

问南朝旧事,只离恨、不销磨。

想五国城中,九哥传语,毕竟蹉跎。风多。

任吹不转,笑官家枉托孟婆婆。

那比茅檐腊鼓,迎神来听新歌。凭他,吴越干戈。

工作合、惯调和。看绿衣、执鼓蓬头不帻,笑面微酡。

关河。玉门万里,仗神风一夕转明驼。

从此林间鸟语,声声只唤哥哥。

(0)
鉴赏

这首《木兰花慢》是清代诗人俞樾的作品,其风格独特,情感深沉,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历史的沧桑与人物的情感纠葛。

开篇“问南朝旧事,只离恨、不销磨”,以设问引出对南朝往事的追忆,离愁别恨如同陈年老酒,历久弥香,难以消散。接下来,“想五国城中,九哥传语,毕竟蹉跎”一句,将思绪带入历史的长河,五国城中的故事,九哥的传语,都充满了无奈与遗憾,暗示着历史的无常与人生的苦涩。

“风多。任吹不转,笑官家枉托孟婆婆。”这一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的风人格化,形象地表达了对官家(可能指统治者)追求长生不老的讽刺与嘲笑。孟婆婆在古代传说中是长寿的象征,此处用以反讽,寓意深刻。

“那比茅檐腊鼓,迎神来听新歌。”通过对比,诗人将简朴的生活场景与热闹的迎神活动相融合,展现了民间生活的质朴与欢乐,同时也蕴含着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赞美。

“凭他,吴越干戈。工作合、惯调和。”这一段承上启下,既是对前文情感的总结,也是对未来和平景象的展望。吴越两国的历史纷争,最终在诗人笔下转化为对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看绿衣、执鼓蓬头不帻,笑面微酡。”这一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绿衣人手持鼓槌,蓬头散发,面带微笑,微醺之态,充满了生活的情趣与艺术的美感。

“关河。玉门万里,仗神风一夕转明驼。”这里通过“关河”、“玉门”等地理名词,勾勒出辽阔的边疆景象,借助“神风”与“明驼”的意象,表达了对边防安全与和平的向往。

最后,“从此林间鸟语,声声只唤哥哥。”以鸟鸣声结束全词,寓意深远,既是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也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整个画面充满了宁静与和谐的气息。

综上所述,《木兰花慢》以其丰富的意象、深邃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生以及理想世界的深刻思考与美好祝愿。

作者介绍
俞樾

俞樾
朝代:清   字:荫甫   籍贯:浙江德清   生辰:1821-1907

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猜你喜欢

伯洪以铁拄杖见寄二绝谢之·其二

铁杖君家收几年,更原古意赋成篇。

寄来岂为资扶策,应见予心老益坚。

(0)

扫坟东山感旧示十五侄

四十年前此读书,与君俱欲上亨衢。

君虽未达心犹壮,我已衰颓作老夫。

(0)

六月二十一日早行十六首·其八

篮舆亟欲到柴门,终日驱驰亦苦辛。

野外莫嫌车骑少,笙歌两部自随人。

(0)

六月二十一日早行十六首·其九

蝉噪园林处处同,此蝉鸣处颤春风。

祇应寒饿全无力,吟不成声喙已穷。

(0)

六月二十一日早行十六首·其十三

竹间幽径喜相通,花下清阴苦未浓。

说与园丁勤灌溉,我归要此养疏慵。

(0)

句·其十八

樵歌催日晚,村乐见年丰。

……雁阵横冲雾,酒军酣战风。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