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几呼渡,佳夕每留关。
有时来照清浅,鬓雪似潘安。
一曲亲蒙君赐,两岸更无人迹,惟见鹭飞还。
隙地欠栽接,蕉荔杂黄丹。柳全疏,松尚幼,怕摧残。
旁人笑我痴计,管钥费防闲。
翁意在乎林壑,客亦知夫水月,满腹贮清寒。
赋咏差有愧,赤壁与滁山。
落日几呼渡,佳夕每留关。
有时来照清浅,鬓雪似潘安。
一曲亲蒙君赐,两岸更无人迹,惟见鹭飞还。
隙地欠栽接,蕉荔杂黄丹。柳全疏,松尚幼,怕摧残。
旁人笑我痴计,管钥费防闲。
翁意在乎林壑,客亦知夫水月,满腹贮清寒。
赋咏差有愧,赤壁与滁山。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傍晚景象,夕阳落下,诗人徜徉在堤上,感受着月光的清澈。"佳夕每留关"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留恋。"鬓雪似潘安"则是形容诗人的头发如同古代美男子潘安一般白皙,显示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一曲亲蒙君赐,两岸更无人迹,惟见鹭飞还。"这几句写出了诗人在清静中独自享受着自然之美,即使是别人赠送的音乐,也只在此刻与大自然为伴。
接下来的"隙地欠栽接,蕉荔杂黄丹。柳全疏,松尚幼,怕摧残。旁人笑我痴计,管钥费防闲。"则是诗人对自己园林的细心呵护和管理,以及对于外界嘲笑自己的看法持有一种超然态度。
最后两句"翁意在乎林壑,客亦知夫水月,满腹贮清寒。赋咏差有愧,赤壁与滁山。"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以及对自己文学创作能力的自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意境,是宋代文人刘克庄特有的风雅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