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早渡扬子江》
《早渡扬子江》全文
唐 / 李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日冲海浪翻银屋,江转秋波走雪山。

青嶂迥开蹲虎戍,碧流潜伏跃龙关。

地分吴楚星辰内,水迫沧溟宇宙间。

焚却戍船无战伐,使知风教被乌蛮。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ǎoyángjiāng
táng / shēn

chōnghǎilàngfānyínjiāngzhuǎnqiūzǒuxuěshān
qīngzhàngjiǒngkāidūnshù

liúqiányuèlóngguān
fēnchǔxīngchénnèishuǐcāngmíngzhòujiān

fénquèshùchuánzhàn使shǐzhīfēngjiàobèimán

注释
日:太阳。
冲:照耀。
海浪:海上的波涛。
翻:翻腾。
银屋:形容浪花洁白如银的房屋。
江:江水。
转:流转。
秋波:秋天的江水泛起的波纹。
雪山:比喻远方的高山。
青嶂:青翠的山峰。
迥开:远远展开。
蹲虎戍:像蹲伏的老虎守卫的军事要塞。
碧流:碧绿的水流。
潜伏:隐藏。
跃龙关:象征着有龙出没的险要关隘。
地分:划分。
吴楚:古代两个国家名。
星辰内:星河之中。
水迫:江水逼近。
沧溟:苍茫的大海。
宇宙间:广阔无垠的天地。
戍船:守卫边疆的船只。
无战伐:没有战争。
风教:文明教化。
乌蛮:这里指代蛮族。
翻译
太阳照耀海浪翻腾如银屋,江水流转秋波仿佛穿越雪山。
青色山峦远远展开像蹲伏的猛虎守卫,碧绿水流隐藏其中跃动于龙关。
大地划分在吴国和楚国的星河之内,江水逼近苍茫大海象征着宇宙之间。
焚烧战船并非为了战争,而是让蛮族知晓文明教化的力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面,充满了动感和力量。"日冲海浪翻银屋"一句,以白日为笔,勾勒出波涛汹涌、金光闪闪的海浪,仿佛能听到波涛撞击岩石的声音,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

"江转秋波走雪山"则展现了江水在崇山峻岭间回旋流转,宛如秋风轻拂过积雪覆盖的大地。这里的“秋波”与后文的“碧流潜伏”相呼应,营造出一幅江山并行、生动活泼的画面。

接下来的"青嶂迥开蹲虎戍,碧流潜伏跃龙关",诗人以青石为基,勾勒出连绵的山脉和幽深的谷地。这里“蹲虎”、“跃龙”形象生动,展示了大自然的雄奇与神秘。

至于"地分吴楚星辰内,水迫沧溟宇宙间"一句,则是从宏观角度描绘江河对地理的划分,以及它在宇宙中的位置。这里“吴楚”指代南方,“星辰”则象征着广阔无垠,而“沧溟”、“宇宙”则展现了水与天地的辽阔。

最后两句"焚却戍船无战伐,使知风教被乌蛮",诗人以大笔墨描绘了一场战争后的废墟,戍船被焚毁,无需再有战斗。这里“乌蛮”指代南方的少数民族,“风教”则是指文化和文明的传播。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历史事件的点滴记忆,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情感和丰富的艺术想象。

作者介绍

李绅
朝代:明

猜你喜欢

初秋露坐作短歌

房星纵,心星横,斗牛阑干河汉明。

青天露坐性所乐,不觉庭树秋风生。

秋风摇落君勿悲,明年花开还满枝。

人生衰谢则已矣,宁复鬒发童颜时。

(0)

老病追感壮岁读书之乐作短歌

少年志力强,文史富三冬。

但喜寒夜永,那知睡味浓。

庭树风淅淅,城楼鼓鼕鼕。

自鞭不少贷,冻坐闻晨钟。

探义剧攻玉,摛文笑雕龙。

落纸笔纵横,围坐书叠重。

得意自吟讽,清悲答莎蛩。

饥肠得一饼,美如紫驼峰。

俯仰五十年,于世终不逢。

夜半起饭牛,颓然成老农。

束书不更读,蠹简流尘封。

世无袁伯业,太息吾何从。

(0)

丙午十月十三夜梦过一大冢傍人为余言此荆轲墓也按地志荆轲墓盖在关中感叹赋诗

采药游名山,物外富真赏。

秋关策蹇驴,雪峡荡孤桨。

还乡忽十载,高兴寄遐想。

梦行河潼间,初日照仙掌。

坡陀荆棘冢,狐兔伏蓁莽。

悲歌易水寒,千古见精爽。

国雠久不复,惊觉泚吾颡。

何时真过兹,薄酹神所飨。

(0)

嘲布谷

时令过清明,朝朝布谷鸣。

但令春促驾,那为国催耕。

红紫花枝尽,青黄麦穗成。

从今可无语,倾耳舜弦声。

(0)

暮行

志士能轻万户封,野人自爱一枝筇。

行穷绿岸呼船渡,籴得黄粱就碓舂。

林外人家明远火,月边僧阁下疏钟。

江村不用愁孤绝,小店茅檐尽见容。

(0)

湖上

石帆山下旧苔矶,回首平生念念非。

秋早明河低接地,夜深白露冷侵衣。

风生古戍笳争发,月过横塘鹊独飞。

却看宦途倾夺地,恍然败将脱重围。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