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是口中气,雨是口中沫。
口中嘘吸须臾閒,天下焦枯一时活。
云是口中气,雨是口中沫。
口中嘘吸须臾閒,天下焦枯一时活。
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龙的形象与作用,展现了古代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
“云是口中气,雨是口中沫。”这两句诗将龙比作自然界中的造雨者,其口中呼出的气化为云,而云中凝聚的水滴则化作雨水落下。这种形象化的描述,不仅体现了龙在古代文化中的神秘与力量,也反映了古人对于天气变化规律的朴素认识。
“口中嘘吸须臾閒,天下焦枯一时活。”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龙在调节气候、缓解旱情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短暂的嘘吸动作,就能使整个天下的干旱之地瞬间得到滋润,恢复生机。这种夸张的手法,既表现了诗人对龙神力的赞美,也寄托了人们对雨水的渴望和对自然和谐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巧妙的比喻和夸张的手法,不仅展现了龙作为自然界重要角色的形象,也传达了古人对于自然现象的深刻思考和美好愿望。
岁晚村荒,日斜潮落,冻开湖嘴。
芦根吐沫,又听爬沙声细。
爱双螯、霜浓更肥,横行那识渔人计。
任筠筐罩住,寒蒲缚好,卖来城市。还忆。瓶花底。
记解甲吹香,酒边亲递。秋光过了,又被酿成秋意。
便无肠、离情未谙,稻粱也合思故里。
负频年、独数尖团,盼到看灯里。
雾里凝眸,遥指点、青攒红簇。
浑不识、匡山远近,庐山面目。
峡口双龙波底吼,峰前五老云中矗。
羡此间、风景异人间,康王谷。停游屐,溪桥熟。
漾帆影,春江绿。爱莲花岭下,堪留信宿。
王粲新添怀古句,步兵不作穷途哭。
待船头、冷月向东升,吹黄竹。
一行雁影分飞骤,匆匆又催归棹。
画里看山,溪边得句,此去秋光应好。离多会少。
将怨雨愁云,做成怀抱。
小住为佳,北堂双鬓已垂老。刀环归计尚杳。
对花开姊妹,离梦频绕。
集号联珠,诗工咏絮,料理浮名须早。牵衣未了。
但泪湿罗襟,我心如捣。蓦地回头,夕阳迷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