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施子华》
《挽施子华》全文
宋 / 王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哭子天伦变,贤哉更可伤。

毅翁悲祚断,学者悼师良。

缺月窥元室,凄风锁奥冈。

身虽随物幻,名笔起潜光。

(0)
注释
天伦:指家庭伦理关系。
贤哉:赞美人的高尚品德。
毅翁:坚毅的老翁。
祚断:福分或命运的中断。
学者:指求学的人。
师良:优秀的导师。
元室:指重要的居所或朝廷。
奥冈:深山或隐秘之地。
身虽:虽然。
潜光:暗中散发出的光芒,比喻名声。
翻译
哭子心痛如撕裂,家庭伦理的巨变,更加令人悲痛。
坚毅的老翁哀叹福分断绝,学者们哀悼他们的优秀导师。
残月偷窥着元室的寂静,寒风吹过深山的秘境。
尽管身体随世事变幻,但他的名声如同潜藏的光芒,依然照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柏的作品《挽施子华》,从其内容和情感深度来看,王柏在此抒发了对逝者施子华的哀悼之情。诗中“哭子天伦变,贤哉更可伤”表达了对施子华英年早逝所产生的悲痛和不忍,强调其贤德才是更加令人感到痛惜。“毅翁悲祚断,学者悼师良”则写出了施子华作为一位教师,其学生对他的怀念之情深厚。

“缺月窥元室,凄风锁奥冈”两句描绘了一种凄凉孤寂的景象,缺口的月亮透过窗棂投射进屋内,凄厉的秋风环绕在山谷间,都传达出一种悲凉和冷清之感。最后,“身虽随物幻,名笔起潜光”则表明尽管施子华已经去世,但他的文章(名笔)依然能够散发出不朽的光芒。

王柏通过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己对施子华深切的哀悼,更透露出宋代士人对于知识分子的崇敬和追念。在当时社会文化背景下,这样的情感表达也反映出文人之间的情谊与尊重。

作者介绍
王柏

王柏
朝代:宋   字:会之   籍贯:婺州金华   生辰:1197-1274

王柏(1197-1274),字会之,婺州金华人。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猜你喜欢

小重山二首·其一

题遍长安诸寺诗,一春常恐道、负花时。

马啼归趁夕阳迟。闲门闭,红煞小桃枝。

花外柳垂垂,莫捎花便落、数苔墀。

更携红烛拂蛛丝,殷勤意,头白有谁知。

(0)

琴调相思引

侧侧轻寒到被池,玉凫烟重卷帘迟。

有谁怜惜,挨病过花时。

燕子泥香消永日,绿杨风软见游丝。

小栏红煞,无地著相思。

(0)

减字木兰花九首·其六

记曾相见,帘里惊鸿留一盼。

待得重逢,腰瘦眉浓两病中。

恹恹春闷,带一分愁偏有韵。

恁地聪明,假作无情更有情。

(0)

虞美人八首·其七

冰窗敲雨心先碎,莫怨芭蕉脆。

孤衾短烛尽温存,知道天涯几个、惯黄昏。

金凫烟重缠愁住,影事将人絮。

风声终夜在高楼,做得一番儿梦、一番秋。

(0)

翻香令

东风细雨暮寒生,涿州茅店对长檠。

壁间挂,谁氏篆,惜秦碑、摹好不留名。

绎山枣木尚堪称,泰山石刻更精能。

三千载,百四字,问何时、更见会稽铭。

(0)

浣溪沙十一首·其五

忽忽流光等掷梭,堂堂白日又空过。

虚亭编曲自弦歌。

采药游仙魂梦熟,美人高士往还多。

天风环佩响岩阿。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