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记八首·其三》
《杂记八首·其三》全文
明 / 李云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宿雨山中睡起迟,看花偶过白莲池。

朱明道士迎余笑,昨夜南岩长紫芝。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山中休息后醒来,偶然经过白莲池观赏花朵的旅人经历。诗中的“宿雨”暗示了昨晚的雨水,为自然环境增添了一抹清新之感。旅人在山中醒来,时间尚早,于是他决定四处走走,不经意间来到了白莲池旁。

“看花偶过白莲池”,这句诗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锐感知和随性探索的精神。白莲池中的莲花,不仅为画面增添了色彩与生机,也象征着纯洁与高雅。诗人通过“偶过”的描述,透露出一种不经意间的惊喜与发现的乐趣。

接着,“朱明道士迎余笑”,诗人遇到了一位穿着朱明(可能指道士服饰)的道士,并得到了对方的微笑迎接。这不仅增加了故事的神秘色彩,也暗示了诗人与这位道士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心灵上的交流或共鸣。道士的微笑可能是对诗人来访的欢迎,也可能是对自然美景的共同欣赏,或是对某种超然境界的理解与分享。

最后,“昨夜南岩长紫芝”,这一句以“紫芝”作为线索,进一步展开想象的空间。紫芝在古代文化中常被赋予神奇与长寿的象征意义,暗示了南岩(可能是一处名胜或隐秘之地)在夜晚生长出了珍贵的紫芝。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象,也为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让人联想到可能发生的神秘事件或非凡体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象征意味的意象,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瞬间,以及与超凡人物相遇时的微妙情感交流。它不仅是一幅自然风光的画卷,也是诗人内心世界与外界奇妙连接的诗意表达。

作者介绍

李云龙
朝代:明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猜你喜欢

鬲溪梅令.咏鸾枝花

妆台长记别离时。小横枝。几度疑桃辨杏、眼迷离。

玉纤匀淡脂。女床何处觅鸾栖。

未归迟,偷把玉箫闲倚、月明吹。锦衾春思迷。

(0)

除夕作

屋山压雪对寒毡,旗影笳声酒盏前。

方盼泥乾缘蝼蚁,坐闻风急逐鹰鹯。

炉烟欲合疮痍气,劫运移支老悖年。

为忆二雏羁绝域,长饥谁挂杖头钱。

(0)

叠韵再答伯夔

看截堆盘酒泻盆,万花围客啸歌存。

荒区移植开三径,冷月携魂并一痕。

夜气自肥虫语静,烟光初漏鹊栖尊。

何当蹑屦从诸老,世外餐英卧石根。

(0)

次和答蒿叟三首·其一

叠吟怒涌源泉似,万斛惭将一勺酬。

坐洗襟抱吞海气,隔扶魂梦湿湖秋。

尊前菊影开奇境,鬓外坟痕有断愁。

逸趣报公携岛客,表忠观更访碑留。

(0)

同闲止和倦知感事诗触景增愁乃摆落而托俳谐体仍用其一东韵

小雨生寒蚊蚋尽,功同扫寇与平戎。

息身欲笑耽吟岛,载酒应惭问字雄。

梦恋饲鱼荷叶饼,闲期射鸭竹枝弓。

天遗我辈兵戈外,搔首摩须和一东。

(0)

开岁四日黄秋岳自沪至雪中登六和塔归过我即别戏赠并题新诗卷得二绝·其二

骚肠溢沥向残微,龙笋传声有扰依。

收拾精灵出灯底,旁嗔冤魄挟之飞。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