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滴空阶响,灯悬净壁明。
掩书人独坐,性达正惺惺。
雨滴空阶响,灯悬净壁明。
掩书人独坐,性达正惺惺。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独自静坐的情景,通过细腻的感官体验,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我反思的状态。
首句“雨滴空阶响”,以雨声起笔,营造出一种寂静而略带清冷的氛围。雨滴落在空旷的台阶上,声音清脆,回响在四周,仿佛是大自然的低语,引人入胜。
次句“灯悬净壁明”,描述了室内情景。一盏灯火悬挂于干净的墙壁之上,照亮了四周,光线柔和而不刺眼,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环境。这里的“净”字不仅指墙壁的清洁,也暗示了内心的纯净与清明。
接着,“掩书人独坐”,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形象。他合上手中的书卷,独自一人坐在室内,与外界的喧嚣隔绝,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这一动作既表现了诗人的独立与自省,也暗示了他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最后一句“性达正惺惺”,表达了诗人对自我认知的深入理解。这里的“性达”指的是性情通达,即对自身情感和性格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正惺惺”则意味着这种认识是清醒而真实的。整句话传达出诗人通过对自我和外界的观察与思考,达到了一种心灵上的觉醒与和谐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雨声、灯光、独坐等元素,构建了一个静谧而深邃的夜晚场景,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平静与自我反思的过程,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淮光抱城去,山翠落樽前。
鲁叟欲浮海,楚人休问天。
野云将拂幔,水鸟不惊船。
历览谁能赋,今闻太守贤。
杂花红间白,远树短参长。
天近春归疾,城高地易凉。
千寻浮远水,五两动连樯。
置酒未终乐,山烟生暝隍。
犬吠知船解,村墟尚闭门。
霜泥黏缆尾,冰水阁潮痕。
撇撇鸊鹈去,纤纤舴艋昏。
梅湖到不远,寄信向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