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渡江云.吴淞江滨邓氏草堂题壁》
《渡江云.吴淞江滨邓氏草堂题壁》全文
清 / 陈方恪   形式: 词

残霞明远烧,海天暮合,去浪涌轻沤。

废堤循故垒,细路平沙,矮屋隐林邱。

寒潮自落,傍岸簇、渔火初收。

清露滴,野田风起,门外柳飕飕。牵愁。

游春鞭镫,贳酒旗亭,恁江南客久。

应遍识、辞巢零燕,泛水閒鸥。

相看剩有当时月,又几回、迟我淹留。

欹翠袖,谁家玉笛高楼。

(0)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江边日暮景色,残霞映照在远方,海天相接处波涛涌动,如同轻盈的泡沫。废弃的堤岸和古老的壁垒,小路蜿蜒穿过平坦的沙滩,低矮的房屋隐藏在树林之中。潮水退去,岸边的渔火渐渐熄灭,清冷的露水滴落在田野上,夜风摇曳着门外的柳树发出沙沙声。

词人借景抒怀,感叹自己作为江南游子,长久滞留此地,曾在邓氏草堂附近饮酒买醉,或许已见过归巢的燕子和悠闲的水鸟。月光依旧,却已多次错过归期,让人感到时光流逝的无奈。倚靠在翠绿的衣袖旁,远处高楼上传来玉笛声,更添了几分寂寥与思念之情。整体上,这首词以景寓情,表达了词人的羁旅之愁和对家乡的深深怀念。

作者介绍

陈方恪
朝代:清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猜你喜欢

杂兴五首·其三

驱车洛东北,遥望首阳山。

昔有两兄弟,采薇于其间。

我愿从之游,孰云不可攀。

踌躇日将暮,感此空忘还。

(0)

送人二首·其二

金沟河上始通流,海子桥边系客舟。

却到江南春水涨,拍天波浪泛轻鸥。

(0)

渡白沟

蓟门霜落水天愁,匹马冲寒渡白沟。

燕赵山河分上镇,辽金风物异中州。

黄云古戍孤城晚,落日西风一雁秋。

四海知名半彫落,天涯孤剑独谁投?

(0)

甘州遍.赋得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深宫里,镇日黛眉低。意支离。

最堪怜是,相思说话,男儿听惯不经思。

抛妾泪,怕人疑。湘裙宁湿,不将双袖染胭脂。

开箱处,无语立多时。诉伊知。

石榴红处,都是杜鹃啼。

(0)

题刘勋胄庐墓册

移家初定掩慈闱,忍听人歌薤露晞。

哭向空山迷夜月,梦回孤垄暗春晖。

血枯白日凄残綵,肠绝终天咽断机。

共道象贤还死孝,风前双吊鹤来飞。

(0)

周胤昌自金华丞入计迁太守赋此赠别

宣州醁醽琥珀斝,玉龙桥头为君写。

试问百城山海间,何如半刺风尘下。

仙人再见石作羊,童子重迎竹为马。

唯有东阳旧日腰,总是工诗不堪把。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