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洛东北,遥望首阳山。
昔有两兄弟,采薇于其间。
我愿从之游,孰云不可攀。
踌躇日将暮,感此空忘还。
驱车洛东北,遥望首阳山。
昔有两兄弟,采薇于其间。
我愿从之游,孰云不可攀。
踌躇日将暮,感此空忘还。
这首诗《杂兴五首(其三)》由元代诗人陈肃所作,通过描绘驾车前往首阳山,遥望山景,联想到古代兄弟采薇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诗中“驱车洛东北,遥望首阳山”开篇即以行动和景物勾勒出一幅远行图景,引人入胜。接着,“昔有两兄弟,采薇于其间”,巧妙地引入历史典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诗人自言“我愿从之游,孰云不可攀”,表达了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以及自己虽身处尘世却心向自然的愿望。最后,“踌躇日将暮,感此空忘还”,在日暮时分,诗人因思绪万千而感到难以归返,既是对自然美景的留恋,也是对内心追求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古今、虚实结合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元代文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某种逃避与超脱。
丈夫志功名,焉能惜离别。
良时苦蹉跎,不愤非豪杰。
六月黄尘匝地飞,骑驴远作燕山客。
憔悴乌衣百不如,少年惟读等身书。
神驹所向无空阔,且上金台吊望诸。
我独胡为羁水国,不鸣不跃生涯拙。
壮年销损在穷途,家事如毛那可说。
南诏归帆望白头,长安飞札待高秋。
移家近日临江住,日对江山无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