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桃李正开花,客路江山亦可嘉。
白鹭洲前浪山起,乌衣巷口夕阳斜。
一星终矣君重往,四壁萧然我独嗟。
元祐子孙今用尽,如公岂合在天涯。
春风桃李正开花,客路江山亦可嘉。
白鹭洲前浪山起,乌衣巷口夕阳斜。
一星终矣君重往,四壁萧然我独嗟。
元祐子孙今用尽,如公岂合在天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江山之美的画面。开篇“春风桃李正开花,客路江南亦可嘉”两句,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出行时节物盛开、旅途中的美好景色,以及对远方所向往的欣喜之情。
紧接着,“白鹭洲前浪山起,乌衣巷口夕阳斜”两句,则具体描绘了江南特有的自然风光。白鹭洲是指长江中的一处洲渚,浪山起伏,显示出江水的波动与山势的连绵;而“乌衣巷口夕阳斜”,则是说在一条名为乌衣的小巷之旁,夕阳西下,光线斜入,营造出一种静谧温馨的晚霞景象。
诗人随后转向内心情感,“一星终矣君重往,四壁萧然我独嗟”两句,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自己的孤寂。"一星终矣"中的“一星”,或指夜空中唯一的星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距离的遥远;而“我独嗟”则表现出诗人在冷清的四壁之间,发出深深的叹息。
最后,“元祐子孙今用尽,如公岂合在天涯”两句,则抒发了对历史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感慨。"元祐子孙"可能是指某个时期或家族的后裔,而“今用尽”则表示那些曾经辉煌的事物已经消逝;“如公岂合在天涯”中的“如公”,或许是对苏判院的尊称,表达了诗人希望像苏判院这般的人物能够留在世间,而不至于成为历史的尘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怀和对友人的无限思念。
怪我生长居江东,不识江东莼菜美。
今年四月来西湖,西湖莼生满湖水。
朝朝暮暮来采莼,西湖城中无一人。
西湖莼菜萧山卖,千担万担湘湖滨。
吾友数人偏好事,时呼轻舠致此味。
柔花嫩叶出水新,小摘轻淹杂生气。
微施姜桂犹清真,未下盐豉已高贵。
吾家平头解烹煮,间出新意殊可喜。
一朝能作千里羹,顿使吾徒摇食指。
琉璃碗成碧玉光,五味纷错生馨香。
出盘四座已叹息,举箸不敢争先尝。
浅斟细嚼意未足,指点杯盘恋馀馥。
但知脆滑利齿牙,不觉清虚累口腹。
血肉腥臊草木苦,此味超然离品目。
京师黄芽软似酥,家园燕笋白于玉。
差堪与汝为执友,菁根杞苗皆臣仆。
君不见区区芋魁亦遭遇,西湖莼生人不顾。
季鹰之后有吾徒,此物千年免沈锢。
君为我饮我作歌,得此十斗不足多。
世人耳食不贵近,更须远挹湘湖波。
《莼羹歌》【明·李流芳】怪我生长居江东,不识江东莼菜美。今年四月来西湖,西湖莼生满湖水。朝朝暮暮来采莼,西湖城中无一人。西湖莼菜萧山卖,千担万担湘湖滨。吾友数人偏好事,时呼轻舠致此味。柔花嫩叶出水新,小摘轻淹杂生气。微施姜桂犹清真,未下盐豉已高贵。吾家平头解烹煮,间出新意殊可喜。一朝能作千里羹,顿使吾徒摇食指。琉璃碗成碧玉光,五味纷错生馨香。出盘四座已叹息,举箸不敢争先尝。浅斟细嚼意未足,指点杯盘恋馀馥。但知脆滑利齿牙,不觉清虚累口腹。血肉腥臊草木苦,此味超然离品目。京师黄芽软似酥,家园燕笋白于玉。差堪与汝为执友,菁根杞苗皆臣仆。君不见区区芋魁亦遭遇,西湖莼生人不顾。季鹰之后有吾徒,此物千年免沈锢。君为我饮我作歌,得此十斗不足多。世人耳食不贵近,更须远挹湘湖波。
https://shici.929r.com/shici/auvG6.html
日暮雪色深,旷野绝行踪。
舆人惑四方,东西视天风。
忽然见新月,冉冉来云中。
雪亦能照夜,得月光始通。
度彼九曲坂,赖此两素容。
不知城郭近,杳尔闻微钟。
我从天末来,已觉下界空。
穿盐井,千尺深。
利锥钻石石迸火,邪许相呼千杵音。
石尽火鸣油喷起,不息雨中然水底。
一镫引作百十镫,筒盛脬封走千里。
篾篓万个来江边,暑天雪花堆满船。
那畏烟薰草木死,更愁卤下伤民田。
只有盐商好意气,十年往往为高官。
夜半地祗乘龟升紫府,遍体疮瘢与天语。
海眼凿穿地肺裂,血液烧枯阳外吐。
井星摇摇井络坼,鳌脊蜂窠孔难数。
直恐深漏地下天,唤起娲皇不能补。
帝闻颔首意无奈,第敕鹾家峻盐课,盐课重时穿井懦。
井水日退课日增,灶户十家九家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