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哉于菟豪且雄,猛气不与凡兽同。
吞牛伏豹爪牙利,空谷一啸来天风。
黑为文兮白为质,光彩斑斑炫晴日。
妥尾横行不畏人,百兽满山皆股慄。
渡河负子一何仁,衔符化石亦以神。
藜藿因之不敢采,固知鸷悍无与伦。
天生英物真奇特,庸史如林貌不得。
此图分明意态新,绝似南山真白额。
心闲气定神扬扬,眼如夹镜双瞳光。
向非笔端巧如此,此物安得来高堂。
卒然一见惊心目,势若负嵎谁敢触。
听之不闻声咆哮,但觉端端徒蹢躅。
吁嗟此兽名山君,狐兔屏迹难为群。
五云深处陪苍鳞,馀威自足清祅氛。
壮哉于菟豪且雄,猛气不与凡兽同。
吞牛伏豹爪牙利,空谷一啸来天风。
黑为文兮白为质,光彩斑斑炫晴日。
妥尾横行不畏人,百兽满山皆股慄。
渡河负子一何仁,衔符化石亦以神。
藜藿因之不敢采,固知鸷悍无与伦。
天生英物真奇特,庸史如林貌不得。
此图分明意态新,绝似南山真白额。
心闲气定神扬扬,眼如夹镜双瞳光。
向非笔端巧如此,此物安得来高堂。
卒然一见惊心目,势若负嵎谁敢触。
听之不闻声咆哮,但觉端端徒蹢躅。
吁嗟此兽名山君,狐兔屏迹难为群。
五云深处陪苍鳞,馀威自足清祅氛。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虎图,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老虎的勇猛、智慧以及与众不同的特质。诗中将老虎比喻为“英物”,强调其在自然界中的独特地位和力量。
首句“壮哉于菟豪且雄”直接点明了老虎的威猛形象,“猛气不与凡兽同”则进一步强调了老虎不同于普通野兽的非凡气质。接着,诗人通过“吞牛伏豹”、“空谷一啸来天风”等细节,生动地描绘了老虎的强大与威严,仿佛能感受到其震撼人心的力量。
“黑为文兮白为质,光彩斑斑炫晴日”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老虎皮毛的美丽与独特,即使在阳光下也熠熠生辉。随后,“妥尾横行不畏人,百兽满山皆股慄”则展示了老虎的自信与威严,即便是面对其他动物,也能保持从容不迫的态度。
“渡河负子一何仁,衔符化石亦以神”两句,不仅赞扬了老虎的仁慈与智慧,还暗示了其超乎寻常的能力,甚至能够化腐朽为神奇。最后,“此图分明意态新,绝似南山真白额”表达了对画作的赞赏,认为其捕捉到了老虎独特的神韵与风采。
整首诗通过对老虎形象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老虎作为山中之王的威严与力量,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以及对艺术创作的高度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