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国常忧国,还家未有家。
君恩报无所,含愧出京华。
去国常忧国,还家未有家。
君恩报无所,含愧出京华。
这首诗《去国》是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通过简洁而深沉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离别国家时复杂而沉重的心情。
“去国常忧国”,开篇即道出了诗人对国家的深深忧虑,即便离开,心中仍挂念着国家的命运与安危。这种忧国之情,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与责任感。
“还家未有家”,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即使回到了所谓的“家”,却发现那并非真正的归宿,可能是因为家已不在,也可能是因为心中的那份牵挂与忧虑使得“家”变得不再完整。这一句充满了漂泊之感和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君恩报无所,含愧出京华。”最后两句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感叹自己无法回报君主的恩惠,内心充满了愧疚,不得不离开京城。这里不仅表现了对君主的忠诚,也反映了在政治环境中的无奈与矛盾。诗人的情感复杂而深刻,既有对国家的深情厚意,也有对自己处境的无奈与自责。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离别国家时的复杂心情,展现了其对国家的忠诚、对家庭的思念以及在政治环境中面临的困境,是一首情感丰富、寓意深远的作品。
梦到海中山,入个白银宅。
逢见一道士,称是李八伯。
三四仙女儿,身著瑟瑟衣。
手把明月珠,打落金色梨。
车渠地无尘,行至瑶池滨。
森森椿树下,白龙来嗅人。
宫殿峥嵘笼紫气,金渠玉砂五色水。
守阍仙婢相倚睡,偷摘蟠桃几倒地。
金册昭昭,列圣孤标。
仲尼有言,巍巍帝尧。
承天眷命,罔厥矜骄。
四德炎炎,阶蓂不凋。
永孚于休,垂衣飘飖。
吾皇则之,小心翼翼。
秉阳亭毒,不遑暇食。
土阶苔绿,茅茨雪滴。
君既天赋,相亦天锡。
德輈金镜,以圣继圣。
汉高将将,太宗兵柄。
吾皇则之,日新德盛。
朽索六马,罔坠厥命。
熙熙蓼萧,块润风调。
舞擎干羽,囿入刍荛。
既玉其叶,亦金其枝。
叶叶枝枝,百工允釐。
享国如尧,不疑不疑。
王室今如毁,仍闻丧我师。
古容图得否,内院去无疑。
岳鬼月中哭,松龛雪次隳。
直须文五色,始可立高碑。
邺卫松杉外,芝兰季孟间。
尽希重诏出,只待六龙还。
不疾成千古,令焚动四山。
感恩终有泪,遥寄水潺潺。
师禀尽名卿,孤峰老称情。
若游三点外,争把七贤平。
苦雾埋空室,啼猿有咽声。
今朝益惆怅,曾沐下床迎。
小一头应白,孤高住歙城。
不知安乐否,何以近无生。
烧逼鸿行侧,风干雪朕清。
途中逢此信,珍重未精诚。
荒乱抛深隐,飘零远寓居。
片云无定所,得力是逢渠。
瀑灂群公社,江崩古帝墟。
终期再相见,招手复何如。
山无绿兮水无清,风既毒兮沙亦腥。
胡儿走马疾飞鸟,联翩射落云中声。
阵云忽向沙中起,探得胡兵过辽水。
堪嗟护塞征戍儿,未战已疑身是鬼。
见说青冢穴,中有白野狐。
时时出沙碛,向东而号呼。
号呼复号呼,画师图得无。
禅林蝉□落,地燥可生苔。
好句慵收拾,清风作么来。
饼唯餐喜悦,社已得宗雷。
还似山中日,柴门更不开。
松声高似瀑,药熟色如花。
谁道全无病,时犹不在家。
山童舂菽粉,园叟送银瓜。
谁访孙弘阁,谈玄到日斜。
气与非常合,常人争得知。
直须穷到底,始是出家儿。
阁雀衔红粟,邻僧背古碑。
只应王与谢,时有沃州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