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净虚上人初至云门》
《寄净虚上人初至云门》全文
唐 / 皇甫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寒踪白云里,法侣自提携。

竹径通城下,松门隔水西。

方同沃洲去,不似武陵迷。

彷佛方知处,高峰是会稽。

(0)
翻译
在寒冷的山中追踪白云,僧侣们相伴同行。
竹林小路通向城下,松木门扉位于水西边。
我们正如同当年去沃洲一样,不会像武陵人迷失方向。
仿佛才明白这所在,那座高峰就是会稽山。
注释
寒踪:寒冷的踪迹。
白云里:在白云缭绕的地方。
法侣:僧侣同伴。
提携:相伴同行。
竹径:竹林小路。
城下:城市下方。
松门:松木门。
隔水西:位于水的西边。
沃洲:古代佛教圣地。
武陵:指桃花源,暗示不迷失世俗。
迷:迷失。
彷佛:仿佛。
高峰:高峻的山峰。
会稽:古代中国东南地区的一座名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侣初到云门山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僧侣之行的赞赏和自己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超脱。

“寒踪白云里,法侣自提携。”两句设定了整个诗篇的意境,给人以清高脱俗之感。这里的“寒踪”暗示了一种寂寞孤冷的情景,而“白云”则是中国古代常用来象征清净、高远的意象。“法侣”指的是僧侣,他们在这片纯洁的自然环境中独立自主,寻求心灵的解脱。

“竹径通城下,松门隔水西。”诗人通过对竹径和松门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宁静而又略带遥远的氛围。竹子常象征着谦逊、坚韧,而松树则代表了长寿与刚毅,这里它们共同营造出一幅生动的山中景象。

“方同沃洲去,不似武陵迷。”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僧侣所选择道路的肯定,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己对于尘世纷扰的超然。沃洲和武陵都是地名,通过比较两个地方,诗人暗示了自己与僧侣共同追求心灵净化的愿望。

“彷佛方知处,高峰是会稽。”最后两句则是对前文意境的深化和升华。“彷佛”一词既可理解为逐渐明白,也暗含着对佛法的领悟与追求。高峰常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境界,这里的“会稽”则意味着一种精神上的汇合与沟通。

总体来看,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僧侣清净生活的赞美,以及自己对于心灵净化和精神追求的向往。

作者介绍

皇甫曾
朝代:唐   籍贯:润州丹阳   生辰:785

皇甫曾(约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字孝常,润州丹阳人,皇甫冉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玄宗天宝末前后在世。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杨儇榜进士,德宗贞元元年(785)卒。工诗,出王维之门,与兄名望相亚,高仲武称其诗“体制清洁,华不胜文”(《中兴间气集》卷下),时人以比张载、张协、景阳、孟阳。历官侍御史。后坐事贬舒州司马,移阳翟令。《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外编》补诗2首,《唐才子传》传于世。 
猜你喜欢

感庭枣

昔来华纂纂,遽许实离离。

西风会摇落,行复见空枝。

岁物感流驶,事功伤暮迟。

咄彼身后名,前人端自欺。

书殚南山竹,奄奄定何知。

贤哉张生翰,千载与心期。

(0)

送鄂州刑狱掾王懋元功罢官还海陵兼简金陵和上人

暖云芳草横塘路,送客何之官鄂渚。

江皋暑淫气如蒸,别来何之还海陵。

海陵鄂渚非吾土,每后君来先我去。

人无根蒂本悠悠,况指沧波是舟路。

君方少健我衰迟,局蹙辕间不自持。

因行寄声雁门远,岁暮敢忘林下期。

好去将无同语掾,行见春风花满县。

隐显它年不我遗,为续白莲社中十八传。

(0)

送表侄赵子亿之官沧州兼简通守李延宁

吾昔游浮阳,童心初办狂。

淩高瞰海日,径欲穷扶桑。

岁纪忽再周,此图竟莫偿。

今适送子往,临风但彷徉。

之子公族秀,祖基维懿王。

成吾家宅相,裂封复吾乡。

汝翁同谷守,视吾犹雁行。

后生古所畏,之子未易量。

筦库方试吏,事役须更尝。

譬彼汗血驹,齿齐即腾骧。

是宜勤夙夜,动虞三尺妨。

勿惮川陆遥,千里如邻墙。

勿计弦晦馀,俛仰度三霜。

边朔昔云苦,今歌海隅康。

正赖别驾贤,不减晋王祥。

依投得吏师,行见售所长。

为吾语故人,曩契想未忘。

愿致双鱼封,继以一鹗章。

(0)

长安在何许二首·其二

长安在何许,疑在白日下。

徘徊天一隅,华月生新夜。

(0)

历阳十咏·其八百福寺

文昌西郭居,修竹闭环堵。

琴樽不复存,青莲开梵宇。

尘纷晦遗像,粉绘才可睹。

拜奠愧无言,长哦君乐府。

(0)

久病寄二三亲友

早昧摄生理,百劳戕至真。

药灵翻佐病,诗癖竟穷人。

终负黄垆恨,长违白首亲。

一囊安可得,四壁未应贫。

灯下尘编泪,风前墓草春。

傥忘鸡酒设,腹痛勿多嗔。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