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端午拜瞻先慈遗像》
《端午拜瞻先慈遗像》全文
明 / 林大钦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吾亲此世隔,过位恍然疑。

生时蒙训育,没后空馀思。

萧条堂几在,冥漠丹青垂。

典型归何处,游魂或在斯。

蘋藻申时章,岁月共辛悲。

悠悠天地幽,神德终不亏。

轩车乘云螭,永与造化期。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大钦所作的《端午拜瞻先慈遗像》,表达了对已故母亲的深切怀念和崇敬之情。

首联“吾亲此世隔,过位恍然疑”开篇即点出主题,诗人与母亲阴阳两隔,每逢祭拜之时,心中难免疑惑与不舍。接着“生时蒙训育,没后空馀思”两句,回忆起母亲在世时的教诲与关爱,以及自己在失去母亲后的无尽思念。诗人通过对比生前的温馨与逝后的孤寂,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眷恋之情。

“萧条堂几在,冥漠丹青垂”描绘了拜祭时的场景,堂屋虽依旧,但母亲的音容笑貌只能通过画像来缅怀,营造了一种肃穆而哀伤的氛围。接下来的“典型归何处,游魂或在斯”则表达了对母亲精神品质的追思,以及对母亲灵魂所在之地的探寻与期待。

“蘋藻申时章,岁月共辛悲”中,“蘋藻”象征着祭祀用品,诗人通过献上时令之物,表达对母亲的敬意与哀悼。同时,岁月的流逝与内心的辛酸交织在一起,进一步深化了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最后,“悠悠天地幽,神德终不亏”将情感升华至宇宙的广阔与时间的永恒,强调母亲的美德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逝,而是永远铭记在心。而“轩车乘云螭,永与造化期”则以想象中的景象收尾,寄托了诗人希望与母亲在另一个世界重逢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爱与敬仰。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母亲的回忆与怀念,展现了深厚的人伦情感和对母亲的崇高敬意。

作者介绍

林大钦
朝代:明

林大钦(一五一一—一五四五),字敬夫,号东莆、毅斋,海阳(今潮州)人。明世宗嘉靖十年(一五三一)应乡试,十一年(一五三二)状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目睹权臣跋扈,无意仕进,以母老乞归。筑室以聚族人,结讲堂华严山,与乡中子弟讲贯六经。海内名流王龙溪、罗念庵、唐荆川及同郡翁东涯、薛中离时相与书言学问之意,独大钦刊落闻见,能于隐微处着力修存。优游典籍,怡情山水,为诗萧然自得。著有《东莆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温汝能纂《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九四有传。
猜你喜欢

绿云洞

华盖结空绿,洞门生昼寒。

絪缊浮玉气,石上有琅玕。

(0)

陟灵峰记兴

遥望灵峰壮大邦,攀游陟岭过清江。

日辉花影霞舒院,风袭炉烟雾透窗。

谷口娇莺吟对对,阑间粉蝶舞双双。

追寻不但怜芳兴,将极基图建法幢。

(0)

和吴閒閒送张元谷羽士

得道长生学贺元,跫然空谷足音传。

六龙朝罢香盈袖,独鹤归来月满天。

叶玩山中仙子篆,书裁圯上老人编。

玉章秀句吴门赠,好刻琅玕纪岁年。

(0)

游茅山

大茅峰顶神仙府,石径崎岖几屈盘。

老兔幻来呈玉印,蛰龙飞去赖金丹。

乔松白鹤天坛远,流水碧桃仙洞寒。

何处吹笙明月下,珊珊环佩欲骖鸾。

(0)

水际见早梅·其一

苦为江梅欠好歌,更愁琢句损天和。

少留枯蘖何妨丑,添著疏花果厌多。

折得故分春色在,吹残将奈角声何。

情知不是尘中物,月地云阶合重过。

(0)

吴江即景

浩浩澄江杳若空,飞梁横截与天通。

深春风豁前山暝,清晓潮乘北海风。

日月尽从金鉴出,乾坤都在玉壶中。

明朝即入盘门去,俗事尘心未易穷。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