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花自高洁,松竹见清烈。
玉笛朱唇寒,清歌动回雪。
风花自高洁,松竹见清烈。
玉笛朱唇寒,清歌动回雪。
这首诗以“雪”为主题,通过描绘风花、松竹、玉笛与清歌等元素,营造出一种高洁清冽的意境。
首先,“风花自高洁”,这里的“风花”指的是随风飘扬的花朵,它们在风中自由自在地舞动,展现出一种自然界的高洁之美。“自”字强调了这种美是内在的、自发的,不需外力强加,体现了自然界本身的纯净与美好。
接着,“松竹见清烈”,“松竹”代表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它们在严冬中依然挺立,象征着清正刚直的品格。“见清烈”则表达了诗人对松竹所展现的高尚品质的赞叹和敬仰。
“玉笛朱唇寒”,“玉笛”和“朱唇”分别指代乐器和演唱者,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乐器和演唱者比作珍贵的玉石和鲜艳的红唇,暗示演奏者技艺高超,歌声如同从冰寒之地传来,清脆悦耳,充满了艺术的魅力。
最后,“清歌动回雪”,“清歌”再次强调了歌声的纯净与美妙,“动回雪”则是形容歌声如同雪花般轻盈飘逸,能够触动人心,引发共鸣。整句诗形象地描绘了一幅音乐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画面,展现了艺术与美的力量。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构建了一个充满高洁、清冽之美的艺术世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艺术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
晼晚千花已自稀,狂风犹欲挫芳菲。
王昌近在墙东住,可惜残红取次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