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洞庭山》
《游洞庭山》全文
宋 / 李弥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山浮群玉碧空沉,万顷光涵几许深。

梵刹楼台嘘海蜃,洞天日月浴丹金。

秋林结缘留连赏,春坞藏红次第吟。

拟泛一舟追范蠡,从来世味不关心。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洞庭山的壮丽景色与诗人对其的深深迷恋。首联“山浮群玉碧空沉,万顷光涵几许深”以夸张的手法,将洞庭山比作浮在碧空中的一块美玉,展现出其高远而神秘的气质;同时,通过“万顷光涵”描绘出湖面波光粼粼,深邃无垠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广阔深远的意境。

颔联“梵刹楼台嘘海蜃,洞天日月浴丹金”进一步渲染了洞庭山的神奇与美丽。这里运用了“嘘海蜃”的典故,形象地描绘了山中寺庙楼阁仿佛从海市蜃楼中浮现,虚幻而又真实。同时,“洞天日月浴丹金”则以日月沐浴在赤金色的光辉中,象征着洞庭山的神圣与辉煌,赋予了自然景观以超凡脱俗的色彩。

颈联“秋林结缘留连赏,春坞藏红次第吟”则转而描写四季之景,表现了诗人对洞庭山四季变换美景的欣赏与赞美。秋天的树林与春天的花坞,分别以“结缘”和“藏红”来表达诗人与自然的深厚情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期待。

尾联“拟泛一舟追范蠡,从来世味不关心”表达了诗人想要像范蠡一样,远离尘嚣,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这里的“世味”既指世俗的诱惑与困扰,也暗含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洞庭山的自然之美与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李弥大
朝代:宋

(1080—1140)宋苏州吴县人,字似矩,号无碍居士。李撰子。徽宗崇宁二年进士。任监察御史。使辽,还,建议促辽金相攻。金兵入侵,与李纲议不合,罢去。旋除刑部尚书,高宗建炎元年知淮宁府,因杜用等叛,坐贬秩。高宗至杭州,命权绍兴府,试户部尚书兼侍读。吕颐浩视师,用为参谋官,以忤旨出知平江府。后为工部尚书,未几罢去。
猜你喜欢

即事二首·其一

乐使金花鼓,蛮衣紫锦鞍。

蕃官船过界,驿吏报平安。

(0)

访梅二首·其二

幽花堕在石根傍,几欲移将近草堂。

草草一尊聊尔尔,跨驴归去月荒凉。

(0)

伯温索诗贺令姊夫生朝

一生开读度残年,纠者劳劳与办钱。

恰似丛林充化士,历多世态得真禅。

忽教衰老亲题疏,也且低垂敢自贤。

随顺却遭开眼白,屈伸谁识草经玄。

官催租赋鞭笞急,家乏憔苏色语煎。

节序酒殽虽可废,妻孥沟壑恐将填。

不成底事空归去,别问良媒解倒悬。

乐内太深颜氏子,生朝索贺郭郎篇。

(0)

贺叔嘉生日

一子累轻婚事毕,如何学易已皤然。

天无快活除君寿,任待皤然也百年。

(0)

元夕同社众携灯上山谒神祠

城中箫鼓闹鳌山,灯火千村别一般。

今夕崔嵬行乐处,向时模仿仰头看。

(0)

游南塔

今日游南塔,愁还不自胜。

年华催鬒发,身计忆岩棱。

道业惭诸子,根源畏老僧。

何当论去就,细问得龟朋。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