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昏古所辞,财昏今不耻。
传祀合二姓,古者贵由礼。
四德五可外,货贿亦末尔。
民风日就颓,舍此争校彼。
媒氏未到眼,聘资问有几。
倾箧指金钱,交券搴租米。
东家女未笄,仪矩无可纪。
已闻归有日,资送耀邻里。
西家女三十,闭户事麻枲。
四壁漏风霜,行媒无留趾。
坐贫失行期,趣富瞢贪鄙。
流弊例不免,其源实此起。
多约或少酬,暂誉甘长毁。
坐令亲旧欢,诡谲变狐鬼。
何况性习间,贫富岐臧否。
土俗未易挽,人情大不美。
悠悠何足道,吾以谂君子。
师昏古所辞,财昏今不耻。
传祀合二姓,古者贵由礼。
四德五可外,货贿亦末尔。
民风日就颓,舍此争校彼。
媒氏未到眼,聘资问有几。
倾箧指金钱,交券搴租米。
东家女未笄,仪矩无可纪。
已闻归有日,资送耀邻里。
西家女三十,闭户事麻枲。
四壁漏风霜,行媒无留趾。
坐贫失行期,趣富瞢贪鄙。
流弊例不免,其源实此起。
多约或少酬,暂誉甘长毁。
坐令亲旧欢,诡谲变狐鬼。
何况性习间,贫富岐臧否。
土俗未易挽,人情大不美。
悠悠何足道,吾以谂君子。
这首诗名为《财昏》,是宋代诗人陈造的作品。诗中批评了当时社会风气中对财富的过度追求和轻视礼仪的现象。诗人指出,古代对于师道昏庸尚且有所排斥,而今人们对财产昏乱却毫不以为耻。他认为,婚姻应以品德和礼仪为重,不应过分看重财物,但现实中的民风日益败坏,人们竞相攀比物质财富。
诗中提到,媒妁之言尚未定论,男方家庭已经开始询问聘礼的多少,甚至有人炫耀金钱和物资。少女们的价值观也随之变化,未及出嫁的东家女子被金钱所驱动,而三十岁的西家女子则因贫穷而被冷落。这种贫富悬殊导致了亲朋好友间的虚伪欺诈,以及对贫富的极端评价。
诗人感叹,这样的风俗难以改变,根源在于对财富的贪婪和短视。他以此警示君子,提醒他们要坚守道德原则,不受世俗风气所影响。整首诗揭示了当时社会道德沦丧的一面,具有深刻的讽刺意味。
燕山三月杨柳新,别酒一杯送故人。
故人仗剑意慷慨,仰天大笑辞平津。
我唱骊驹君驻马,送君半是穷交者。
暮角凄凉起驿楼,春云惨淡生原野。
酒阑歌罢马频嘶,千里征途望霅溪。
独有王孙归未得,天涯空叹草萋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