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奇如此,全无斧凿痕。
虚岩悬作屋,曲窦巧成门。
避日晴犹湿,屯云昼自昏。
平生游历惯,到此亦惊魂。
石室奇如此,全无斧凿痕。
虚岩悬作屋,曲窦巧成门。
避日晴犹湿,屯云昼自昏。
平生游历惯,到此亦惊魂。
这首诗描绘了紫阳洞的奇特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洞穴的自然之美。首先,“石室奇如此,全无斧凿痕”两句,开篇即点出紫阳洞的天然之妙,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展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接着,“虚岩悬作屋,曲窦巧成门”形象地描绘了洞穴内部的结构,仿佛是大自然精心设计的房屋与门户,充满了神秘与惊奇。
“避日晴犹湿,屯云昼自昏”则进一步渲染了洞内独特的气候环境,即使在晴天也依然湿润,云雾缭绕使得白昼如同夜晚一般昏暗,营造出一种幽深、静谧的氛围。最后,“平生游历惯,到此亦惊魂”表达了诗人对紫阳洞的赞叹与敬畏之情,即便是见多识广的旅行者,面对这样的奇景也会感到心灵震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紫阳洞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和神秘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赞美之情。
启玄精,明真*,洞元中。
间日魂月魄相融。
内分三色,混然一体若芙蓉。
玉辰圆鉴,瑞云浮、光射瑶宫。
散阴氛,凝纯粹,归神化,运灵空。
象悬明,灿耀玲珑。
中天游奕,郁罗霄景玉音清。
绛节霓旌,捧琼舆、
人道无生趣,日就月相和。
高奔用显鸟飞,离外宿灵柯。
秀孕蕊珠嘉瑞,光射银蟾皎洁,显现月中娥。
相会瑶池宴,时复醉金波。
两同宫,七返火,九成金。
长生体就,一真安住傲无何。
聚散冥冥谁约,出入惺惺由我,玄妙苦无多。
大都方寸用,法界总包罗。